在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之际,11月14日,2002年全国棉花供需见面会今天在此间召开。见面会由国家计委和国家经贸委、供销合作总社、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组织。这是自我国推行棉花流通市场化改革以来,第一次全国性的棉花经营企业与用棉企业见面活动,对促进棉花产销衔接,培育和完善棉花市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共有500余家棉花企业、纺织企业、棉花科研单位、絮棉制品生产企业参加了见面会。
目前新棉已经大量上市,国家计委等四部委专门召开这样一个全国性的棉花供需见面会,为供需双方提供一个沟通平台,吸引企业参与,广泛交流信息,扩大选择范围,提供便捷服务,促进棉花购销,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我国棉花和棉纺织品的市场竞争力。
国家计委副主任于广洲同志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培育和发展棉花交易市场,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我国逐步放开棉花价格,放开棉花收购市场,积极推进棉花经营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初步建立了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棉花市场经济体制。但目前商品棉的交易主要还是一对一的传统购销方式,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能够吸引生产经营企业、纺织企业进场交易的棉花交易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要在全国棉花交易市场的基础上,将在新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分别开办区域性棉花交易市场,方便棉花经营企业和纺织企业交易。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引入棉花期货交易,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市场体系。要按照棉花流通市场化的改革方向,逐步形成既有现货交易,又有期货交易;既有区域市场,又有全国性市场;既有采用先进技术手段的现代流通方式,又有供需直接见面、产需直接联系的传统流通方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棉花市场体系。
针对当前国内一些地方新棉购销价格过度攀升的新情况,于广洲强调指出,我国棉纺织品近一半出口,如果国内棉价过高,必然影响纺织品的市场竞争力,反过来又会造成纺织企业减产,从而减少对棉花的需求,影响国产棉的销售。国产棉销售困难,必将导致棉花销售价格下跌。所以必须充分认识棉价上涨过高的风险,认真吸取2000年度棉价过度上涨、无法顺价销售、造成棉花大量积压的教训,保持清醒头脑,不要盲目抬价。他特别提醒广大棉花经营企业,要克服惜售心理,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加快销售,防止后期价格回落,造成企业经营亏损。
针对我国棉花中异性纤维混入问题比较突出的情况,于广洲特别强调,各地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农业部、供销总社、国家质检总局五部门发布的《避免在棉花采摘、交售、加工过程中混入异性纤维的暂行规定》,在棉花生产、流通、使用等各个环节,认真遵守排除异性纤维的行为规范,努力提高我国棉花质量和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