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到来的WTO将引发我国纺织服装流通业的重大变革,那么,入世后国内企业的路该怎样走呢?
首先要加快建立现代商业营销体系。建立现代商业营销体系和物流配送中心的迫切性表现在:一是建立企业快速反应体系(QR)的需要,对市场作出最快速的反应,降低商品流通成本;二是国内产品与国外产品、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建立现代商业营销体系和物流配送中心是扩大市场份额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环节。加快建立现代商业营销体系,一是健全分销体系,形成完善的市场网络和电子信息网络;二是积极推动建立BTOB电子商务平台;三是在市场较为集中的地方建立现代物流配送中心,从根本上改变目前落后的流通和交易方式。
其次是建立工商联合的战略联盟。加入WTO对流通业和工业企业都将产生影响,而双赢的策略是建立战略联盟。发展以贸为龙头的贸工集团、以工为龙头的工贸集团是国家提倡的两种模式,这在流通改革发展中同样适用。工业企业可以利用批发零售企业的现有网络扩大市场份额,而商贸产业可以与工业企业联合,发展实业化,建立具有价格竞争力和快速反应能力的供应链。零售企业必须尽快改变“空心化”的战略,开拓商业服务品牌和商业自营,而这可以通过与工业企业的联合来实现。
1、 建立完善的市场流通体系。国外的纺织服装流通体系包括贸易会展、展示、专业色彩交易会、流行趋势发布、企业订货会、进出口贸易、品牌经营等多个层次。目前国内的这几个部分都不成熟,流通企业、生产企业以及中介可以携手共同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当前要大力发展流通中介组织,扩大中介组织的影响,发挥在沟通流通与工业间的桥梁作用。按照市场规律建立国际性、全国性、地区下的贸易展会,常年展示机构,扩大展会和常年展示的影响。
2、 建立分销过程中的快速反应体系。在纺织服装流通过程中,可以分为设计、原材料、制造、配送、零售,消费者等6个环节建立快速反应体系,必须依托于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在设计中采用CAD进行设计,同时还可利用连网设计、整合MD计划;在原料采购中的采用EDI信息技术和QR(对事物的快速反应);在制造环节采用CIM和敏捷生产系统;配送环节一般采用定单跟踪监控、EDI物流管理;零售商采用POS系统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消费者可以通过E-COMMERCE、交互式购物最便捷地购买产品,以上六个环节都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只有这样,整个分销过程的QR才能建立。敏捷制造和敏捷零售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敏捷制造为敏捷零售提供了保证,而敏捷零售必须要求敏捷制造为依托大型纺织企业可以按照这一模式建立QR机制。。
3、 加快现有流通业的改革、改组。进一步改革对外经济贸易体制,建立适应国际经济通行的运行机制,坚持统一政策、放开经营、平等竞争、自负盈亏、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的改革方向,发展一批国际化、实业化、集团化的综合贸易公司。迅速打破地区壁垒,建立全国统一、开放、有序的市场,充分利用过渡期,发展现代商业营销组织,并利用《保障措施条款》、《反倾销协议》、《补贴与反补贴协议》、《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和《动植物卫生检疫协议》等条款,合理保护国内流通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