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上的“绿色壁垒”
西方发达国家,早已逐步通过立法手段制定了强制性的环保技术标准。其中,德国最早于1977年制定“蓝色天使”环境标志,目前获环境标志的产品已达四千余种。加拿大的“环境选择”于1988年由加拿大环境部宣布实施;日本环境厅在1989年实施“生态标志”计划;北欧部长级委员会于1989年实施北欧环境标志计划“北欧天鹅”,在北欧诸国通用。欧洲最重要的绿色技术标准OKO=TEX STANDARD-100正在积极推行。
例如对钮扣、拉链、饰物等服饰辅料,欧盟规定含镍达每平方厘米0.5毫克以上的纺织品禁止进口。日、美和欧盟对羽绒制品提出残脂率限定在0.3%和0.5%,还不得检出沙门氏菌。
欧盟还提出禁止使用俗称“海军蓝”的偶氮染料,这种染料主要用于羊毛与聚胺纤维染色。凡此种种,关于环境的绿色贸易限制,已正在形成。
绿色消费成气候
不久前,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开展一项有关绿色消费观念及行为的专题调查,调查显示,87%的人认为环境问题刻不容缓;71%的人要求大力发展一环保、绿色产品;54%的人表示锐意绿色消费等。
中国服装行业的专家提出未来服装业发展的七大趋势,其中“绿色消费成为服装行业将开发更多新的符合环保的绿色服装的方向。”
一些厂家、商家也开始打出“绿色消费”的牌。宁波“太平鸟”公司已经把绿色时尚作为企业的宣言,并有具体举措。华联商厦也以“少用一个包装,留下一片森林”推出无盒包装衬衫,获得良好口碑。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意识到绿色产品对自己对社会的重要意义,人们朴素地意识到:绿色产品是当今的时尚。今年中国3月15日的消息者权益保护日主题就是“绿色消费”。这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注重绿色、环保。
“绿色”在行动
不久前,在全国服装行业工作会上,中国服装协会会长蒋衡杰专题谈到:“选择环保、健康、安全的服装将成为未来时代的消费特征。”中国的纺织服装行业已意识到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和迎接入世的国际竞争。2000年1月国家环保总局发布实施HJBZ30-2000生态纺织品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与国际OKO-TEX XTADNARD 100环保纺织标准实现接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责成有关部门正在制定“纺织品通用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对游离甲醛、PH值等指标按照婴幼儿服装、成人内衣、外衣类别进行了限定,基本与上述国际标准相同,一旦标准实施,所有纺织服装企业生产的产品必须达到标准,否则不能生产和流通。
同时,纺织、服装、服饰行业的环境标志申办活动亦正在进行。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和上海服装行业协会等正在积极推选环境标志。宁波太平鸟服装公司是首家获得绿色环境标志的企业。
其实在政府的行为之前,不少企业厂家都注意到这个问题。像太平鸟公司首推高科技莫代尔衬衫及无丝木浆绿色纤维,是具有前瞩性的企业。“绿色”本身又蕴含商机,象北京“七彩棉”之类的用天然彩棉的公司也应运而生。中国天然彩棉的种植虽晚于其他国家,但我国近年发展迅速,新疆地区某科技股份公司2000年种植6万亩,到2001年可达25万亩。新疆有可能成为最大的彩棉生产基地。北京纺织控股公司也将彩棉成果产业化作为中心项目。另外像纳米技术与现代纺织科技结合,拓宽了健康服装新领域。
获得服装“绿卡‘开始在企业家头脑里占有一席之地,也有的干脆将作为促销手段,虽然绿色标准、环境标志尚未在中国很好地推选和完善,但中国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随着中国入世和经济进一步提高,中国服装纺织行业的绿色意识将会加强,绿色消费市场将会促使绿色产品、绿色标准的成熟。(昃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