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布时间:2001/7/31
文章出处:本站整理 |
|
|
(二)组织结构调整
为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挑战,要继续支持优势企业、出口骨干企业的发展,促进企业按经济规模组织生产,提高生产集中度,增强国际竞争力。加快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加强产品开发与设计、市场营销与服务两个重要环节的建设,提高企业快速反应能力。通过调整,形成一批拥有知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多元化经营和国际化营销方面继续发展壮大。政府将在打破行业和地区壁垒,维持公平竞争秩序,推动跨地区、跨国投资经营等方面,为其发展创造更有利的环境,提供更广泛的服务。
通过联合、兼并等资产重组方式,将一些具备条件的化纤企业,建成跨地区、跨行业的集团,提高生产集中度,提高上下游产品的关联度,建设若干个起点高、达到国际经济规模水平、技术先进和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化纤及化纤原料基地,到2005年,我国化纤工业年产10万吨以上企业由目前的7家增至20家左右,生产集中度达到60%。有条件的大型化纤企业向下游整合发展,引导化纤面料开发较好,并有一定市场占有率的纺织企业向上游整合发展。
纺织工业是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竞争性行业。中小企业的发展重点是通过调整与重组,向开发型、专业化方向发展,提高与大企业的配套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引导,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鼓励民营、个体、外资等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形成能够为纺织行业和社会提供服务的中小企业群。鼓励发展都市型工业,依托大型市场,发展服装加工、针织、毛针织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对能够提供技术、设计和信息服务的中小企业,采取扶持政策,使之成为纺织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区域结构调整
充分发挥地区的比较优势,鼓励东西部地区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西部地区纺织原料资源丰富。新疆的棉花年产量达3000万担左右,约占全国的1/3,内蒙、甘肃、青海、新疆有羊毛、羊绒、驼绒等动物纤维优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广西、陕西、甘肃有蚕茧、苎麻、亚麻等优势,劳动力资源比较充裕,成本相对低廉。“十五”期间,西部地区通过结构调整,盘活存量资产,加快技术进步,尽快实现扭亏脱困。并在此基础上,发挥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和西部广阔的市场潜力,加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联合,积极引进资金、引进技术、引进人才,调整结构,加强管理,加快转制,提高竞争能力,使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发展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加工优势和产品优势。以新疆的棉花资源及棉纺织工业、陕西的棉纺织工业为依托,建立全国优质纱、布的生产基地;以四川、重庆、云南、广西种桑养蚕的传统优势和茧丝绸加工为依托,建立全国蚕茧及茧丝绸生产基地;以内蒙、甘肃、青海、宁夏的羊绒、驼绒、牦牛绒及毛纺加工为依托,建立具有特色的毛纺织生产基地;以西部地区的麻类资源为依托,建立麻纺织品加工基地;以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商贸市场为依托,发展服装加工,建立西部服装生产基地和集散市场;以西部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为依托,配套发展化纤工业。
进一步搞好东部沿海及中心城市的结构调整,适当压缩纺织初加工能力,集中力量发展精加工、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高技术产品,形成优势产品、名牌产品、出口产品的生产基地和产品开发、技术创新中心和信息网络中心。
(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
2000年全国纺织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资产4522亿元,占全行业总资产的46.3%,而国有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仅为全行业的29.8%,利润为全行业的23.1%,亏损面为31.0%,比全国纺织高出10个百分点。围绕以国有企业为重点的行业改革、重组,是我国纺织企业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任务。
纺织工业是竞争性行业,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加大国有经济布局的调整,通过调整使国有资本以价值形态得到流动,提高国有资本的投资效益。国有大中型企业宜于实行股份制的,要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和企业互相参股等形式,改组为股份制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投资公司可以选择在竞争性领域的优势企业进行资本运作,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加大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的力度。对优势企业、骨干企业,利用外贸发展基金、出口配额、技改贴息等手段,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促进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对中小型国有企业,主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改制,增强中小企业的活力,使其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对于资产负债率高,但设备先进、产品有市场、管理好的企业,通过资产重组,降低企业负债率,增强活力。对亏损严重、资不抵债的纺织大中型国有企业,主要通过破产的方式加快退出。
西部地区的国有纺织企业比重较大,仍然比较困难,调整难度较大,这部分企业的改革、改组要在加强企业管理,进行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基础上,积极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搞好资产重组和股份制改造,特别是要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借鉴东部沿海地区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国有企业改革和制度创新。
(五)推进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是推动工业化的重要手段。传统产业在加快改造、产业升级过程中,必须加快推进信息化,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十五”期间,要用信息技术带动纺织工业调整、发展和产业升级,把信息技术渗透到纺织生产全过程,通过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使企业内部管理、技术开发、生产营销方式发生变化,使上、下游企业之间、最终产品生产企业与市场之间、技术方与需求方之间出现全新的连接方式,使企业投资的盲目性和产品的趋同性得到改善,建立纺织企业的快速反应机制。
行业信息化基础建设要从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改造纺织企业传统生产、经营和基础管理模式入手,推广应用生产集散控制系统(DCS)、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系统(CAD/CAM)、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以及市场快速反应系统(QR)等。建立企业内部信息网络,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市场反应能力,进而建成覆盖整个行业的信息网络体系,建成以先进、高效、稳定的企业信息网络系统为基本单元的行业信息网络,并逐步建成反映行业特色、汇集主要产品的电子商务平台。通过行业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为纺织行业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跳跃式发展创造条件。
五、主要政策措施
(一)加强宏观调控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综合运用计划、财政、金融等手段,发挥价格、税收、利率、汇率等杠杆作用,调控经济运行。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减少对经济事务的行政性审批。搞好总量控制。“十五”期间,对棉纺生产能力仍要实行总量控制,防止重复建设。加强对棉纺细纱机生产和销售的管理,严格执行生产许可证和销售准购证制度,以防止竞争环境的再次恶化。 引导投资方向。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发展资本市场,扩大企业直接融资的比重,支持一批重点企业上市。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利用外资,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积极吸引民间资本,形成投资多元化格局。
实行公平待遇。鼓励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为其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和透明的竞争环境。在纺织出口配额、进口许可证的管理上,实行不分所有制形式的公平待遇政策。
(二)抓好纺织原料发展
继续坚持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发展并举的方针。“十五”期间,根据纺织生产需要,纺织年用棉量在450万吨以上,棉花种植面积须保持稳定。棉花流通领域要建立规范化的市场,推进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棉花价格、标准、销售形式与国际接轨,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竞争要求。赋予大中型企业、出口骨干企业棉花进口经营权。在稳定棉花生产的同时,鼓励对羊毛、蚕茧、苎麻、亚麻、山羊绒、牦牛绒等我国特有的优质原料的种植、养殖、开发和利用。化纤原料及化纤缺口较大,特别是化纤原料的发展滞后,在行业管理上要加强引导,加快发展。
(三)建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
鼓励纺织企业与相关行业合作,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结合,鼓励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形成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多种形式的中介机构,特别是在中小企业较为集中的地方,建立由企业和科研机构联合的技术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有偿技术服务,以适应中小企业设计、技术、信息等方面的需要。着重突破纤维技术、纺纱技术、织造技术、染整技术和设计与开发创新技术中的关键技术。通过五大技术攻关,到2005年使60%以上的成套装备达到国际水平,实现产业的全面升级。
(四)提高国际化经营
更好地实施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发挥我国纺织工业出口优势,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努力扩大出口规模,进一步提高创汇水平。巩固传统市场,发展新兴市场,开拓潜在市场。继续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较低的优势,发展来料、进料加工贸易。适应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趋势,积极研究应对区域贸易壁垒和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发挥比较优势,利用国内成熟、先进的技术、设备到国外去投资办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五)坚持可持续发展
鼓励企业采用新原料、新工艺,降低物耗、能耗,节约用水,改善环境,鼓励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鼓励印染企业采用先进的低浴比染色工艺、无水印染技术、转移印花技术、喷射印花技术、涂料印染、等离子体处理等节水、节能及环保的工艺技术。纺织投资项目必须达到环保要求,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技术,由过去的末端治理变为生产全过程的环保控制,实现可持续发展。
|
|
|
|
纺机网免责声明TTMN.COM |
1、本网所刊转的与机械相关的信息和专题旨在传递更多行业信息之目的,版权均归著作权人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本站对纺机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
2、为避免纠纷,未经书面协议授权,谢绝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此外,在中国著作权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有部分信息是从内容合作方、免费资源提供方转载、摘编获得的。在摘编网上稿件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有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中国相关法律妥善处理。 |
|
|
|
|
|
|
|
|
图片新闻 |
|
余姚市立信纺织机械厂 |
|
|
十八年创业,十八年风雨,十八年收获,身为中国纺织协会会员企业的立信纺机,以高标准创造业绩,高品质创造品牌,高质量提高效益... |
|
|
|
|
余姚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
|
余姚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地处浙江省著名的文献名邦——宁波余姚市,有着良好的地理环境和便捷的交通优势,... |
|
|
|
|
乙光精机厂股份有限公司 |
|
|
公司名称:乙光精机厂股份有限公司樹脂定型机自動對線剖布机吹氣式圓筒布整理机SE1 - F剪毛机SE1剪毛机SF1平幅预缩... |
|
|
|
|
宜兴市宜丰染整机械有限公司 |
|
|
公司名称:宜兴市宜丰染整机械有限公司宜兴市宜丰染整机械有限公司简介
宜兴市宜丰染整机械有限公司是专业制造各... |
|
|
|
|
扬州市盛美印纺机械有限公司 |
|
|
公司名称:扬州市盛美印纺机械有限公司扬州市盛美印纺机械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磨毛机及其它印纺配件生产的机械企业. 我公司地处...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