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规模和差异可以从不同的地理位置中明显的看出来印度纺织和服装工业的现状和他们的技术装备。
纱线、布匹和服装制造实际上遍布印度全国。印度大约有1500个有组织的规模较大的纺纱单位,有280多个垂直型的综合性合成工厂,这些工厂的制造范围从纺纱到成品布匹。此外,印度有一千多个小型纺纱单位,200多个高级编织单位,估计有37.5万个动力织布工厂,这些工厂的规模都较小。
在过去的30多年中,印度确实发展了部分技术和生产密集型的企业,这些企业已经得到很好的发展。
西印度,包括古吉拉特州、马哈拉施特拉邦有许多纺纱单位和综合性工厂。同样在西印度,苏拉特地带以聚酯布匹而闻名,这主要得益于接近大的聚酯纱线供应单位。苏拉特的服装和纺织工业快速成长为国内市场以及中东市场的聚酯纱线的供应基地,苏拉特的聚酯纱线的出口稳定的增长。
在印度南部地带,包括塞伦地带,是棉布的集中地。在二十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以无组织的小规模的工厂快速增长,许多公司最近成为拥有高级技术和产品开发的公司。
在服装部门,卢迪亚纳、Tirupur、德里、班格洛尔、孟买成为引入注目的独特的生产中心,例如,印度南部的Tirupur,以前是一个小镇,今天成为棉针织品的要塞,每年的出口额达到10多亿美元。卢迪亚纳,位于繁荣的旁遮普省的北部,以精纺针织品而闻名,产品出口到前苏联。在90年代经过简短的沉沦之后,目前已经开始恢复,成为美国和欧洲许多大品牌公司毛编织品的供应地区。
德里,是主要的服装出口中心,以设计和商品推销技术而闻名,有许多小型和灵活的生产工厂。班格洛尔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工程基地,包括服装裁剪和服装基地。
很明显,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势力,那些个别的公司和大公司也建立在这些中心的外围。
印度成为一个区域性中心
印度成为一个区域性中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印度出口了130亿美元的纺织品和服装产品,预计到2005-2006年,印度的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将达到200亿美元。
印度作为一个区域性中心,吸引了更多的关注,该区域包括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和尼泊尔。仅服装而言,印度、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向全球市场出口了120亿美元的产品,并且有再次增长的可能。
的确,印度最为一个潜在市场的规模对印度扮演区域性中心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许多国际大公司准备在印度或者印度周边国家建立生产基地,在印度市场销售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