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的官方统计开始反映欧元区和欧盟广大地区化工贸易受到强势欧元的影响。各部门的表现都清楚地受到压力,而出口额下降而进口额增长。欧洲经济增长的迟滞以及德国经济值得关注的一些问题也严重影响了化工行业,该行业亟待一些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由于欧元汇率特别是对美元汇率的强劲地位,因而毫不奇怪很少有欧洲的公司对二季度以及今年下半年的业绩前景表示乐观。二季度的状况使人们越来越强烈的感觉到2003年的业绩与去年相似,更担心与去年的形式刚好相反,那就是下半年的业绩比上半年还要更差。事实上,很少有人怀疑化工行业会出现增长,当务之急是目前该还有出现了其他的负面因素,特别是欧元在过去两个月间更为强势。
根据目前的数字统计整体货币方面的影响是不太可能的,但是今年化工产品贸易流向的转变却是不争的事实。从历史上来看,增长的贸易盈余有助于提升产业的业绩。去年这个时候,欧盟化工产品一季度出口相比2001年增长了8%,而2002年全年,欧盟化工产品贸易盈余为711亿欧元,比2001年增长了9.6%。 但是今年很清楚的看到,不太可能重复这种增长。一月份化工产品进口增长2%,一月、二月增长了3%,一季度增长了5%,进口额达到208亿欧元。今年一、二月份出口额增长分别是6%和3%,三月份的出口剧烈下滑使得整个季度呈现出负增长1%。
特别是欧盟15国除去英国、瑞典和丹麦之外的其他12个国家的欧元区进出口贸易平衡状况的改变更值得注意。今年欧元区的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出口量增长仅为1%,而进口增长5%。最近发表的欧洲贸易数据和此前公布的生产数据更好的描述目前这种状况的背景。法国化工行业贸易协会(UIC)和德国的VCI都对003年需求迟滞增长和强势欧元的负面影响发出警告。例如UIC指出,一季度法国化工产品略有增长,但进口增长了5%,导致化工产品贸易盈余下降。三个月间无机化工产品出口下降11%,医药和特殊化工品也有所下降。统计数据暗示欧元的强势严重影响了对美国的出口,下降比例达到13.4%。
在一个欧元强势的环境下,对于伤痕累累的欧洲化工生产商来说并非易事。货币的增值及美元的贬值虽然使得收入表面上增长,但对基本面的影响即将出现。在低速增长的全球经济中,货币汇率无异是一把双刃剑,目前这把双刃剑仍高悬在欧洲化工行业头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