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回声报>7月11日文章】题:中国不急于改变其货币政策(记者米歇尔·德格朗迪发自北京)
中国的出口又有了新的增加。据昨天公布的统计数字,中国在今年第一季度的出口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9%,达1903亿美元。虽然贸易顺差还限制在450亿美元,但在中国出口继续保持活力的同时,也提出了人民币升值问题。
细想起来,从出口的决定性因素来看,货币的作用并没有工资成本那么大。中国是全世界的一个工厂,其生产成本只有美国生产成本的1/35和台湾生产成本的1/10。中国出口的产品有半数是设在中国的外国企业生产的产品。
有一些国家已经表示希望人民币升值。继日本在去年12月份表示这种愿望以后,韩国最近主张扩大浮动幅度。北京并不从根本上反对加大货币政策灵活性这一原则(随着资本流动自由度的加大,货币政策的灵活性也会随之加大)。但中国货币当局想在行动中持极其谨慎的态度,特别是在行动中要做到对自己有利。它认为,现在根本不需要限制出口。
面对压力和美元贬值的形势,北京在今后几个月里可能会同意放松对浮动幅度的控制。放松对比价浮动幅度的控制虽然对出口的影响不大,但却会是北京对伙伴们作出的一个政治表示。
美国财长斯诺、法国兴业银行外汇专家及里昂信贷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纷纷预言人民币币值需要调整,而国际金融市场和外汇市场普遍认为人民币将在1年内升值,升值幅度为2%。
【时事社东京7月12日电】日美等国要求人民市升值,为缓解外压,中国政府最近开始研究紧急对策。中国不大可能立即提高人民币比价,但是现在也开始有人主张改变以往一味追求“外汇稳定”的做法,修改现在实行的管理下的浮动制。
<财经时报>周刊最新一期报道说,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开始进行调整,准备同意有外汇收入的国内企业购买外国债券。这是因为,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和贸易盈余是外部要求人民币升值的理由。商务部今后也很可能改变以往偏重振兴出口的贸易政策,而把贸易政策的重点变为促进进口。
其中的一个背景似乎是,因为对美贸易盈余增加,同美国的贸易摩擦日益严重,中国领导层想避免发生影响整个中美关系的事态。
另一方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行的<中国经济时报)上有专家发表论文说,不仅要扩大人民币汇率变动幅度,还应该全面重新研究人民币事实上同美元挂钩的管理浮动制。该论文坦率地承认:人民币比价过低是不容争辩的事实。论文强调说:实行准确反映市场状况的灵活外汇制度才符合国家的最大利益。
作为改革开放的主要目标,中国在寻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长远来说,在外汇制度上更多地引进市场原理也将是不可避免的。
《商业周刊》:中国应该推出更加灵活的货币政策,否则,美国和欧洲会对它施加巨大压力,并引发中国和重要贸易伙伴的政治危机
【美国<商业周刊>7月21日一期(提前出版)文章】题:中国如何对全球经济复苏构成威胁(作者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杰弗里·加滕)
北京没有根据美元的汇率重新给人民币估价,这正迅速成为具有爆炸性的全球问题。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的进口就远远超过了出口。最近,流出美国的资金数额超出了流入资金的数额。这导致我们的国际帐目上的赤字正迅速增长。其结果是,山姆大叔现在要依靠每个工作日流入美国的近40亿美元的外资过活。随之而来的外债不仅非常沉重,还使美国要受变化无常的海外投资者的支配。如果来自国外的资金开始枯竭,那么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就不得不上调利率,以便使在美国投资变得更有诱惑力,或者美国将不得不大幅削减消费。这些举措不仅将损害美国人的利益,也会损害其他依赖美国经济增长的国家的利益。
美元汇率逐步下降对美国将国际收支差额保持在更容易维持的水平所造成的破坏最小,但是美元的贬值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国际经济研究所主任弗雷德·伯格斯滕6月对国会说,虽然自2002年初以来,美元与其他货币的比值下降了10%到20~,6,但这只是它最终要达到的水平的一半。为了让该过程以一种有序的状态进行下去,其他国家必须让市场发挥作用,让它们的货币升值。
中国巨额的贸易顺差和日益增长的货币储备应该要求中国对人民币进行重新估价。然而,人民币仍牢牢保持与美元8.2比1的汇率。每次美元贬值,人民币也会自然而然跟着贬值,这让中国的出口变得更有竞争力。只要美元和人民币之间存在这样的密切关联,其他亚洲国家就不会让本国货币的汇率上浮。它们不会让自己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这样一来,其他国家上调汇率的压力就几乎全部由欧元来承担。在欧洲设法扩大经济增长的时候,它的出口遭受了重创。巴黎里昂信贷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约翰—保罗·贝特贝兹说,欧元汇率的猛涨将把欧洲带入严重的经济衰退,并大大削弱最近推出的经济和社会改革。欧洲实力的下降将是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巨大拖累。
一个显而易见的解决办法是让中国把人民币升值。高盛公司香港分公司的弗雷德·胡说,中国的竞争力应该可以经受较为灵活的货币政策,因为中国在商业方面的出色表现决不只是价格低的结果。中国有着勤劳的传统,有着大批优秀的人才,还有一个对外国投资者来说具有巨大吸引力的国内市场。
中国应该推出更加灵活的货币政策。否则,华盛顿和欧洲会对它施加巨大的压力,造成全球市场的极大紧张,并引发中国和它重要的贸易伙伴之间的政治危机。如果出现那样的结果,对谁都没有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