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是英语computer aid design的缩写,意思是计算机辅助设计,即借助计算机技术进行设计、制造的综合技术。业内人士认为,CAD是纺织服装企业实现产品生产自动化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率先在服装行业推出CAD系统。随后,法国、日本、德国、西班牙以及前苏联等国家都先后推出了服装CAD系统。后来,随着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和柔性缝制系统(即CAM和FMS系统)的发展,服装CAD和CAM系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随着CAD技术的不断推广,越来越多的厂家开始引入计算机系统。据报道,全世界服装CAD/CAM系统的销售量以每年30%的速度在增长。在工业发达国家,CAD在服装行业的普及率达60%-70%,年销售额达100万美元的服装企业便拥有CAD系统,年销售3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已具备完整的CAD/CAM系统。而在我国,CAD/CAM系统在纺织服装业的普及率大约只有1%。
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纺织服装业应用CAD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CAD认识不够。纺织服装业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技术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在纺织服装业推行CAD可以减轻劳动强度,对资料的保存和搜索具有快捷、方便的优点。但是至今仍有相当部分的企业对CAD存在错误的认识:有的企业目光短浅,受传统观念影响较深,对CAD缺乏充分的认识;有的企业对应用CAD缺乏信心,人为地把CAD置于可望而不可即的高度;也有的企业以为CAD万能,一旦满足不了,就会丧失应用CAD的信心。
二是操作人员紧缺。CAD是一套工作站,涉及高等数学与物理、微机基础、纺织/服装工艺、英语等众多学科,是一门边缘科学。目前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大多数人员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对微机以及工作站语言难以接受和理解。CAD在我国纺织服装行业使用的时间较短,应用范围较窄,因此对CAD了解的人员相对较少。操作人员的紧缺是造成我国纺织服装业CAD难以普及的最大障碍。
三是对CAD操作环境不重视。CAD工作站是复杂的精密仪器,对机房的环境要求较高。部分企业引进工作站后,在场地、资金、相关配置及人员安排上不予满足,恶劣环境使得系统软硬件运转失灵,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这也是造成部分CAD工作站闲置的重要原因。
四是培训不到位,售后服务不周到。一些CAD推销商重业务、轻服务。当CAD工作站出现问题后,推销商对自己的承诺往往拒不履行。也有的推销商凭借非通用配件供货渠道较窄的特点,大肆抬高配件价格,损害厂家的利益。这是造成我国目前拥有CAD的纺织服装企业约有1/3处于闲置状态、1/2不能完全利用的根本原因。
五是资金投入的承受能力。目前购买一套基本配置的国产CAD系统大约需要20万元左右,而要购买一套国外生产的CAD价格就更高,大约需要40万-50万美元。纺织服装企业属于微利的劳动密集型行业,CAD目前的价格对我国大多纺织服装企业来说,是一笔不菲的开支。
要缩小上述差距,我国纺织服装业应更新观念,要把CAD的应用与推广上升到整个行业能否健康、稳定、快速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在改善环境、增加投入、招募并使用人才上下功夫;CAD的销售商应根据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降低成本,在功能、价格及售后服务上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