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技术应用在人类生活愈来愈广泛。台湾工研院材料所在岛内经济部科专计划支持下,完成纳米级的远红外线放射与负离子机能性粉体技术开发,这项技术已完成移转,由厂商制作面膜、贴布、内衣、口罩等民生机能性纺织品,具有抗菌、除臭、美容等功效,为传统产业带来商机。
负责这项技术开发的郑世裕博士表示,材料所多年来协助厂商研发成功具远红外线与负离子机能的粉体与化学纤维,远红外线据称有活化组织细胞的功能,而负离子与光触媒也有研究报导显示,具有除臭与抗菌效果,但在生物及人体医学上的效果,尚待更严谨的研究。材料所目前致力研发各项机能性粉体材料,移转岛内厂商做各项应用产品的开发,目前已技术移转华楙生化科技公司,广泛应用在生活必需品上。
郑世裕表示,不同的纳米粉体材料可提供不同的功能,要同时获得两种机能,一般必需使用两种不同的粉体原物料,造成使用的粉体总类与数量必需增加,但在纤维应用上如果使用添加的粉体种类与添加量增加,会造成高质感细纤维制作不易,且粉体不易分散,使得纤维制作良率降低,因此将两种粉体以奈米结构方式制作在同一粉体上,使同一粉体可呈现两种机能,是解决多机能纤维制作困难的重要关键,这也是这种粉体最具特色的地方。
材料所所长刘仲明博士也表示,在经济部政府专案的支持下,材料所近年来致力材料纳米技术的研发,不但透过国际合作与俄国、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建立材料纳米研发与检测设备,同时为协助岛内化纤纺织产业的技术提升,将纳米技术与日常生活应用产品结合,以创造高附加价值产品,为传统产业带来新的商机。而日常生活用机能纳米材料提供兼具机能特性与质感佳的优点,可应用于高附加价值的化纤与塑料橡胶产品,目前正进一步开发同时具有远红外线与负离子,以及远红外线与光触媒等多机能特性的单一粉体,以利于多机能的化纤制作应用。
研院材料所不久前宣布岛内厂商,包括中华绿纤维、中兴纺织等厂商采用纳米级的远红外线放射与负离子机能性粉体技术,制作成内衣、袜子、眼罩、口罩等民生用品,使用此材质的衣物,具有抗菌的功能,减少感染病菌的机会。目前已完成技转的厂商有中兴纺织,已应用在内衣及纺织材料上,另也有中华绿纤维公司,就是把纳米原料植入纺织品中,制成贴布、面膜等产品,就可达到远红外线促进血液循环及抗菌的特殊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