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竞赛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和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是贯彻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和工会工作指导思想的重要措施,是调动和发挥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方针,是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工作相结合的有效形式。开展劳动竞赛有利于提高职工素质,加强企业管理,推进技术进步,调动职工积极性,增强企业活力,保证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促进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劳动竞赛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它是工会服从大局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和必不可少的措施。
一、2002年省纺织工会和省纺织行业管理办公室结合纺织系统的实际情况,就省劳动竞赛工作的要求,广泛听取和征求了各市纺织工会和有关企业的建议,并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向省总工会申办了二项劳动竞赛的活动,即"省棉纺织细纱挡车工技术操作"和"省棉纺织并条挡车工技术操作"。成立了以省纺织行业办和省纺织工会联合组办的劳动竞赛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和领导全省纺织系统劳动竞赛活动。制定了周密细致的竞赛方案和相关部署。同时,要求各市纺织主管部门、纺织工会和企业也要建立劳动竞赛的组织领导机构,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法,狠抓落实。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引用各种宣传形式和宣传工具,大力宣传开展劳动竞赛的目的和意义,以调动职工参与的积极性,使各项活动在全省纺织系统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
二、历时半年多的时间,全省纺织系统有数万人参加了基层培训和岗位练兵,从上万名纺织女工中,选拔出95名佼佼者,参加了10份和11月份相继在尉氏纺织有限公司举办的"省棉纺织并条挡车工技术操作"和在郑州二棉责任有限公司举办的"省棉纺织细纱挡车工技术操作"决赛,两项决赛不但取得了圆满的成功,而且充分调动了群众性岗位练兵、岗位培训、岗位成才和岗位创新的积极性,为确保我省纺织工业经济发展目标,广泛开展"学先进、比贡献、创一流、增效益"的劳动竞赛活动更好地发展奠定了基础,开了个好头。
三、11月在郑州三棉公司举办了"2002年省纺织细纱挡车工技术操作"大赛。来自全省15个地市、26家企业,共54名选手,他们汇聚一堂,述说和交谈着98年在南阳新野比赛时的情景。细纱挡车技术操作的比赛,企业是年年有,班组是月月有,全国的大型比赛也相应的较多,各企业的重视程度也相应提高,可以说54名选手全是我省细纱技术操作精英。比赛进行了近10天激烈并友好的角逐,赛出了成绩,比出了名次,且每位选手之间的成绩几乎都是零点几的差距,比赛的总成绩分理论考试、单项测试和全能巡回考核几项内容,各项均采取抽签的办法,确定比赛的车位和顺序,用封闭评分,本单位回避的制度,充分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使比赛进行的激烈紧张而顺利有序。比赛结束了,但大家的心情都久久不能平静,一致认为,无论比赛的结果如何,重要的是自己参加了这次比赛,得到了一次锻炼的机会,比赛活动既是一次业务水平的测试,同时也是一次心理素质的考验,更是一次检测自己的机遇,通过比赛,找到了差距,清楚了问题所在,明确了如何改进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有了学习的榜样,前进的目标,真是一举两得。
四、通过近几年8项劳动竞赛的普遍开展,基层工会的同志作了最贴实际也是最精辟的总结,他们说:"劳动竞赛是经济工作中的一项强有力的政治思想工作。"他们深深体会到,企业的管理主要靠两条,一条是科学的严格制度,一条是切实有效的政治思想工作。
劳动竞赛,不仅调动了广大职工学技术、练本领的积极性,而且是劳动竞赛搞得好的单位,他们必定在管理上也是严格、有效的,不仅生产技术得到了稳步持久的提高,而且大大增强了职工的凝聚力,就象一种强有力的润滑剂,推动了企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工会工作也得到了党政领导的充分重视和高度支持,党政共齐抓共管,进一步协调了党政工之间的关系,更加有利于工会其他工作的开展。
五、2003年,我省纺织工会申办的"棉纺织布机保全工技术操作"和"全省棉纺织整理修织技术操作"两项劳动竞赛项目以经省总工会批准,预计10月份在省内举行,这将把我省纺织行业劳动竞赛活动的高潮推向一新的阶段。我们深刻体会到,做好新形势下的产业工会劳动竞赛工作,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省工作的大局和本产业的中心任务,认真研究本产业的特殊性问题,坚持开展具有产业特色的工作,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努力推动劳动竞赛工作的理论创新、机制创新和工作方法创新,必须调查研究,提出建议,多办实事,积极探索体现产业工会劳动竞赛的新路子,真正调动各方面人员的积极性。
六、参加2002年"全省棉纺织细纱技术操作"比赛获得好成绩的优秀运动员,将申报参加2003年全国棉纺织行业细纱操作工职业技能比赛,请组委会批准。
河南省纺织工会
2003年8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