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浙江省外经贸厅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6月底,全省经政府部门核准的境外企业和机构累计已达2809家,投资总额16.4亿美元,中方投资13亿美元;境内主体数和境外机构数居全国第一。而这当中,民营企业的数量占总企业数的68%,民营企业正成为浙江省对外直接投资的中坚力量。
自2000年中央推出"走出去" 国家战略以来,浙江企业的国际化就成为一个不断升温的话题。时至今日,浙江企业"走出去"究竟到了怎样的程度?企业"走出去"对浙江经济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浙江企业"走出去"面临着怎样的前景,下一步的着力点在哪里?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目前各方关注的焦点,为此本刊记者日前走访了浙江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赵伟教授。赵伟教授长期跟踪研究 "走出去" 国家战略的实施,对于全球化新视野下的浙江企业"走出去",他向我们阐述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浙江企业"走出去":国家战略催生
"走出去"国家战略是新世纪开始前后中央推出的两大战略之一,另一个战略是西部大开发战略。赵教授认为,这两大战略都着眼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问题,其中西部大开发战略旨在于解决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问题,而"走出去"战略则在于解决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扩展的空间问题。
这一国家战略的推出有三个大的背景:一是我国整个对外开放战略的调整。赵伟分析说,改革开放中前期,我国对外开放战略带有明显的单向或片面开放特征:在对外贸易方面,强调出口甚于进口;在直接投资方面,强调"引进来"甚于"走出去";国际经济合作方面,注重向国外输出劳务,轻视国内工程市场的对外开放。新世纪伊始,我国的对外开放战略开始进行大的调整,调整的主基调之一,就是改变此前片面或单向的开放战略,外贸上强调"双向贸易"。直接投资流动上既强调"引进来",也鼓励"走出去";国际经济合作上开始按照WTO规则开放国内工程市场。"走出去"战略就是在这一大的开放战略调整背景下推出的。
二是加入WTO后形成的外生压力。中国加入WTO,无疑为外资提供了全面开放的市场,国内竞争也转而升级为国际竞争,中国企业面临的不仅仅是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压力,国内市场大量外资的涌入也成为其不可避免的外在压力。压力当前,"走出去"已不仅仅是一种战略,更是企业实现自我发展的一种积极态度。
三是经济发展的"瓶颈"。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日益加剧的市场瓶颈和非劳动要素瓶颈。对于资源相对匮乏的东部沿海地区,土地、机器设备、自然资源等非劳动要素的稀缺现状成为许多企业参与竞争难以克服的障碍,近年来,中国的能源尤其是矿产资源相对匮乏,这一窘境,促使中国企业不得不向国外寻找资源,拓展其资源获取途径。
赵教授认为,虽然浙江企业"走出去"探索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开始,但真正形成气势的,则是在"走出去"国家战略推出以后。这里的背景是:作为沿海最发达的区域经济之一,有条件有义务在实"走出去"国家战略中发挥大的作用。因此可以认为,浙江企业"走出去"是国家战略催生的。
浙江企业"走出去":初获突破,但仍处于探索阶段
回顾浙江企业"走出去"的历程,上世纪80年代,浙江已有少数的企业发展其对外贸易,如万向集团较早地就开始出口万向节等汽车零配件,但当时的对外贸易由于受到国家的严格控制,"走出去"只是少数企业的举动。大量的浙江企业开始"走出去"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如温州市政府和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在巴西设立的温州批发市场,万向集团在美国设立的分支机构,都是浙江企业早期对外投资的表现。然而,浙江企业真正"走出去",是在进入新世纪,即2000年以后。
对此,赵伟分析,浙江企业"走出去"存在一个特殊的背景:浙江以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居多,但国家"走出去"战略最早推出之时,主要是针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因此依据最初的政策,其战略规划与浙江企业的具体情况是相脱节的。基于此,浙江省政府作了一些政策调整,依然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去",时至今日,"走出去"的步伐已深入浙江民营企业的各条脉络。来自浙江省外经贸厅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6月,浙江省"走出去"的2800多家企业中有1910家是民营企业,占总企业数的68%,中方投资额占比也达到了7成。
这是否意味着,浙江企业"走出去"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赵伟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理由。首先,从浙江企业境外投资的现状来看,绝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实现由对外贸易向国外制造的转型。目前,浙江对外直接投资形式由主要以设立贸易公司和办事处为主,向以设立境外加工生产型企业、境外资源开发、境外营销网络、房地产开发和设立研发机构、商品专业市场等方向发展。但从整体情况来看,浙江企业直接投资的结构仍未产生实质性的变化。其次,浙江省绝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发展成为跨国公司,小型跨国公司的雏形还未形成。近年来,虽然出现了像万向集团这样的本土跨国公司,成功收购美国"百年老店"洛克福特公司、GBC公司,在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拥有31家公司,在全球市场建立服务网络,并在美国设立了技术中心,建立了生产基地。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浙江本土的跨国公司仍然是凤毛麟角,并未形成跨国化趋势。再次,浙江企业的创新能力还相对欠缺,直接导致自主知识产权的缺失。最后,就投资规模来分析,浙江对外直接投资占全国的比重并不高。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底,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非金融类)733亿,加上2007年上半年78亿美元,共810亿美元。浙江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累计13亿美元,仅占全国的2%,这比浙江GDP占全国的比重(2006年为7%)要低得多。就流量来看,200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161亿美元,浙江1.9亿美元,仅占全国的1%,排在广东、黑龙江和上海之后。这样的投资规模在全国而言并不算高,浙江企业"走出去"的道路还很长。
因此,对于浙江企业"走出去"的步伐,需要持辩证的态度。对于探索十多年的浙江民营企业国际化,需要保持一种乐观谨慎的态度。在看到其成果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走出去"这一任重道远的战略还远没有实现。
企业"走出去":浙江经济发展新动力
国际化尚未取得最后突破,浙江企业仍需努力。话虽如此,但从近年来浙江企业"走出去"的探索中,我们也深切感受到了一些实质性的成果。结合最近正在研究的课题,赵伟将浙江企业"走出去"产生的国内经济效应归结为五个方面,其中三个属于宏观效应,两个属于微观效应。赵教授介绍,宏观上的三个效应分别为外贸扩张效应、产业结构转换效应和生产要素多元化效应。
浙江企业"走出去",首先带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外贸发展。浙江外贸从2001年以来每年以高达20%-30%的速度增长,这当中相当一部分是浙江企业"走出去"带动的结果。赵伟对此作了分析,"浙江'走出去'的企业中,很多是贸易导向型的,他们当前的主要目的是开拓市场。最近,康奈集团打造的俄罗斯乌苏里斯克经贸合作区初级总体规划设计宣告完成,业界不少观点认为,这预示着'中国制造'开始向'世界制造'转移。但我觉得康奈在俄罗斯设立制造基地,其中更大的意义在于在拉动外贸,推动了我国对外贸易进一步向外扩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走出去",不仅仅是企业自己的事情,它带来的是一连串的连锁效应。
产业结构转换效应也是近年来浙江企业"走出去"的一大成果。近年来,浙江不少企业逐步将一些低端的产业转移到境外进行生产,其投资地主要集中于越南等东南亚、东亚国家,"转移掉一批低端产业,对省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是有好处的。"赵伟觉得,浙江省目前的产业结构亟待提升,而"走出去"恰恰为保留高新技术产业、转移低端产业提供了一次新的契机。
"走出去"随之带来的另一重要结果,是生产要素多样化效应。资源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大瓶颈,尤其对浙江这样的东部沿海省份来说,资源匮乏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难题。浙江企业"走出去",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矛盾,实现了资源来源的多元化。来自浙江省外经贸厅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十五"期间,浙江企业境外资源开发开始起步,发展势头良好。浙江新洲、台州华天、杭州天和家具、宁波华洲矿业、温州广寿等8家企业分别在俄罗斯、澳大利亚、加蓬、朝鲜、阿根廷等投资森林采伐、加工,矿产资源开发,实现了浙江企业"走出去"领域上的新突破。"浙江是一个资源贫乏的省份,到国外去,解决了资源不足的问题,实现了资源来源的多元化,这对浙江省内的经济发展和调整是有好处的。现在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浙江企业在国外获得了不少的资源,前不久,浙江一家生产地板的企业,就在巴西买下了一片林地,又在俄罗斯买下了大批木材。"在赵伟看来,"走出去"的可贵之处,并非仅仅是一个"国际化"的结果,对浙江企业而言,其资源来源的拓展就是在"走出去"过程中获得的意想不到的结果。
赵教授指出,微观上的两大效应分别是企业制度与管理创新效应和研发能力强化效应。首先,浙江企业"走出去"为其实现长远提升奠定了基础,这主要体现为企业制度和企业管理创新能力的提高。"尤其是到发达国家进行投资,面对发达国家市场,人的素质也亟需提升。一般来说,企业进入欧美、日本市场,对员工素质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企业的创新能力要求也更高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浙江企业要'走出去'就不得不作出自我调整,无论是企业家的素质还是企业经营管理能力,都会因此得到提升。"
在"走出去"的连锁效应下,企业的研发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赵伟教授举例向我们作了说明,"比如说万向集团这样的企业,他们在美国建立了研发中心,就产生了一些颇有价值的专利,这正是'走出去'所带来的积极效应,再如温州的康奈在意大利设立了相应的研发中心,他们利用国外的研发资源,来提升企业的研发,是一个很好的现象。"
浙企"走出去":问题与障碍
"走出去"之于浙江企业,是一个长期战略。然而,回顾近年来浙江企业国际化的路径,也看到了其中一些致命的硬伤,亟需去厘清,并适时找到出路。根据多年来对浙江企业国际化的观察研究,赵伟认为,当前浙江企业"走出去"主要存在四方面的阻碍因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