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简要介绍了卡摩纺纺纱原理和派路拉—A(Perla-A)装置的工作机理,另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来分析和判断这几种纱线间的毛羽变化趋势,所以说低毛羽的诞生是卡摩纺与派路拉—A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卡摩纺:派路拉—A;毛羽;涡流;空气导向元件;
0 引言
纱线毛羽(特别是那些较长的毛羽)的多少,不仅影响纱线本身的性能和质量,而且影响纺织后道加工过程的顺利进行。毛羽的多少还直接影响纤维的强力利用系数。同时,毛羽与织物外观的光洁、清晰、滑爽密切相关,特别是对外观要求较高的织物影响更加明显。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布面毛羽也成为棉布质量考核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特别是对那些要求滑而爽的高档织物(如府绸类织物等),更是如此。
以往,减少纱线毛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原料的合理利用、纺纱工艺的更新,工艺器件如细纱机的钢领、钢丝圈的型号和形状的选择、以及细纱机上的集合器的利用等方面。但真正使毛羽减少到发生质的变化的方法,一直没有找到。毛羽问题依然阻碍纱线质量的提高。
立达(RIETER)和村田(MURATEC)的细纱卡摩纺纱技术(Comfor Spin)及络筒减少毛羽的派路拉(Perla-A)装置,使得成纱毛羽的减少和其它质量指标有了一个突破性的提高,特别是对纺织后道加工成高档织物,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1 毛羽的形态、分布规律、发生及通常的改进措施
1.1 毛羽形态分类和分布规律
如果根据毛羽的形态不同进行分类,可以分为顺向毛羽、倒向毛羽、两向毛羽和凝聚毛羽。“顺向毛羽”是纤维端顺着纱线输出方向的毛羽,反之为“倒向毛羽”,顺倒向交叉分布称为“两向毛羽”,由于纤维凝聚,粘附在纱上无定向分布的毛羽称为“凝聚毛羽”。
细纱的毛羽分布比例,顺向毛羽约占75%,倒向毛羽约占20%左右,两向毛羽占0.4%~1%,凝聚毛羽约占3%~6%。
1.2 毛羽的发生和通常的改进措施
管纱毛羽的形成,特别是顺向毛羽,主要是在细纱的加捻区形成的。但毛羽的多少,则与纺纱原料的长度、细度以及均齐度有关,而且也与纺纱工艺、机械条件和车间温湿度等都有很大的关系。
通常的改进措施是:
(1)原料性能是纱线质量的基础,纤维越细,相同号数的棉纱内纤维根数越多,其头尾端暴露出来的可能性就越大;纤维短而均齐度越差,纱线毛羽就越多。只有控制好原料,才能为减少毛羽创造一个良好的基础;
(2)合理制定前纺纺纱工艺,提高棉条中的纤维平行伸直度,积极排除短绒,控制纱线毛羽的产生;
(3)在细纱前牵伸区,采用集合器来控制纤维的扩散,减少毛羽的发生率;
(4)在纺纱各个工序中,尽可能减少纱线与通道间的磨损,防止纱线毛羽增加;
(5)合理选择钢领、钢丝圈的形状和型号,使得纱线毛羽减少到最低程度。
以上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为减少毛羽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卡摩纺和派路拉-A技术正是在这个基础上跨出了革命性的一步,使得纱线毛羽的减少,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
2 卡摩纺与派路拉-A装置的纺纱原理简介
2.1 卡摩纺(Comfor Spin)纺纱机理
如图1所示,卡摩纱紧密而少毛羽的纱线结构的形成,主要是牵伸后的松散须条在经过因真空而产生负压的吸鼓上时,通过这种完美的集聚元件,即完美的空气导向促使了完美的压缩,最终使得纤维被紧密地抱合在一起,大大减小了加捻三角区的宽度和浮游外露的纤维数量。因此卡摩纱的毛羽被大大减少。
图1卡摩纺纺纱机理
2.2 派路拉-A(Perla-A)装置的工作原理
当管纱在自动络筒机上高速退绕时(通常比细纱机的纺纱速度高50~100倍)所产生的毛羽,要比在络筒前的管纱毛羽增加较大。在这种情况下,村田公司为了满足广大客户的需要,就在新型的自动络筒机上加装了派路拉-A(Perla-A)的这种独特的毛羽减少装置。派路拉—A装置的主要构造如图2所示,是由压缩空气管道、底座、陶瓷块等构成。
图2派路拉—A装置的主要构造
1-压缩空气管道;2-派路拉-A底座;3-陶瓷块;
4-主进气孔(1个);5-辅助进气孔(2个)。
当管纱高速通过派路拉-A装置的陶瓷块中腔时,压缩空气开关打开,压缩空气经压缩空气管道(1)由主进气孔(4)进入陶瓷块中腔并快速形成高速旋转的气流即涡流。在高速旋转气流的作用下,纱线上的毛羽特别是较长毛羽在气流的带动下,绕着纱线主干进行旋转并包裹到上面,因此让筒纱的质量又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纱线的外观比较见图3。
图3 卡摩纺纱与一般纱线外观对比
3 卡摩纺与普通环锭纺管纱的毛羽数对比
试验设备:RIETER普通环锭纺(G5/1)和RIETER的卡摩纺机(K44)。它们在纺相同品种时,捻度、牵伸倍数和锭速相同。
试验材料:三组粗纱,—组为细绒棉,纺CJ18.2tex和CJl4.5tex棉纱;二组为长绒棉粗纱,分别纺CJl2tex、CJ9.7tex、CJ7.3tex和CJ5.8tex棉纱。每个品种的细纱采样10个。
试验仪器:长岭纺电生产的YGl72型毛羽仪测试,速度为30m/min,片段长度为l0m,每管测试10次(测试数据见表l)。
表1 卡摩纺与普通环锭纺管纱对比
根据表1我们从中分析可以得出,卡摩纺与普通环锭纺管纱对比:
(1)毛羽指标有明显的改善;
(2)越是较长毛羽,改善的幅度越大,特别是3mm以上的毛羽;
(3)卡摩纺对于毛羽的改善在纱号上有个范围,越是细号改善的也越明显。
4 派路拉-A装置对卡摩纺和普通环锭纺纱线毛羽的影响
4.1 对普通纱线毛羽的影响
试验的方法:用相同的RIETER G5/1细纱机所纺的细纱在不同的络筒机上(普通络筒机:MurataNo.7-Ⅱ;带派路-A装置的络筒机:MurataNo..7V-Ⅱ)进行络纱,速度为1000m/min,其它试验条件和细纱相同。络筒后,进行毛羽检测对比(见表2)。
表2 普通纱线络筒后毛羽检测对比
从表2我们分析可以得出,派路拉-A(Perla-A)装置的优点有:
(1)对长毛羽的改善幅度要大于短毛羽;
(2)对粗号纱多毛羽的改善要大于细号纱少毛羽的纱线。
4.2 对卡摩纺纱线毛羽的影响
试验方法同上,所用试样为RIETER K44(卡摩纺)纺的细纱。通过表3分析,有两大特点:
(1)毛羽继续得到改善;
(2)因卡摩纱的长毛羽相对较少,所以在中间长度的毛羽数量减少相对较好。
表3 卡摩纺纱络筒后毛羽检测对比
4.3 派路拉-A的卡摩纺纱和普通环锭纺纱毛羽的比较(见表4)
表4 使用派路拉-A的卡摩纺纱和普通环锭纺纱毛羽的比较
表4充分反映出使用派路拉-A装置加工出的卡摩纱毛羽更少。
5 低毛羽纱线在后道工序中的作用
低毛羽纱线不但给纺纱厂带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为织造及织造后的工序带来丰厚的利润:
(1)有效地提高了织布的准备、织、编各工序的效率;
(2)经纱上浆量能够减少50%,可以降低浆料的成本,降低落浆率;
(3)低毛羽纱线使得在加工过程中,飞花量减小,织物不起球,产品质量提高;
(4)低毛羽纱线的出现,烧毛工序的任务将会减轻。
6 结束语
本文介绍了卡摩纺和派路拉-A(Perla-A)装置减少纱线毛羽、提高成纱质量的基本原理,重点是通过试验数据来体现卡摩纺纱线和普通纱线在络筒过程中毛羽的变化,可以看出,最差的就是不经派路拉-A的普通纱线,以后的普通纱线和普通络筒机生产的纱线将在市场中将会完全失去竞争力。未来的纺织工厂首选目标就是用卡摩纺纺纱技术再结合派路拉-A装置生产纱线,来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