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是一部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历史。人在认识利用 改造自然,认识改造社会完善自身的过程中为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都进行了一系列创新的思维行为和活动。
20世纪初,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先引入了”创新”(innovtion)一词,他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把一种从未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新组合包括①引入新产品②引入新技术(生产方法)③开辟新市场④开拓 利用新的原材料供应来源⑤实现工业的新组合。
对企业而言:创新就是①产品创新②工艺创新③市场创新④资源供给创新⑤组织管理创新。十六大报告高度评价:”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企业而言,创新同样是“灵魂”是企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现代企业要生存立足于科技日新月异 竞争残酷激烈的市场,必须在上述五个领域进行不断的创新。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创新是企业的灵魂已是越来越多成功企业的经典理念。
建国以来,我国棉纺织装备大致经过三次更新换代;建国初期完全仿照国外机型生产了”1”字系列国产第1代成套棉纺设备,在“一五”“二五”期间装备了石家庄、邯郸、郑州、西安、北京等地五百万锭新厂,成为当时我国纺织工业的骨干企业。六十年代中期,测绘仿制生产了“A”字系列国产第2代棉纺新设备,在20多年时间内,先后装备了遍及全国的大批棉纺织企业,并有相当数量出口,第2代棉纺设备生产了1500万锭,目前大多数设备仍在服役。八十年代中后期,通过测绘样机
结合我国纺织机械及军工行业的研制开发,生产了“FA”系列棉纺设备,其技术水平接近国际八十年代末水平,成为上世纪末与本世纪初新厂和老厂改造首选的棉纺设备。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产棉纺设备在优质、高产、提高机电一体化、自动化水平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与发展,缩小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在我国举办的历届国际纺机展中展出的棉纺机械规模越来越大,但可以发现多数设备仍系测绘仿制,或有外国同类机型的影子,至于同一届展览会上多家展出同一机型者更屡见不鲜。我国加入wTO以来,纺织机械走测绘仿制的老路已“此路不通”。瑞士立达公司关于精梳机知识产权的诉讼正在进行;关于紧密纺已在我国申请了26项专利,其要求保护的范围包括对纤维须条的凝聚及导送的方式和结构;纤维须条凝聚及导送的元件;增加凝聚及导送效能的元件;完成凝聚及导送的传动元件;适于紧密纱加捻和卷绕的纲令钢丝圈装置;包括上述某项或多项特征的整机,这些专利对紧密纺纱技术的函盖面几乎涉及到凝聚及导送的每一个元件。2003届上海国际纺机展中展出的紧密纺细纱机多数涉及侵权问题。国外纺机厂商的技术垄断策略将使我国纺织机械业更感到创新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以下谈谈个人从事纺织机械设计四十多年来关于技术创新的几点体会和思考:
1 创新需要体制和法制的保证
我国国家创新系统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①改革开放以前是政府主导模式:创新动机源于政府认为经济发展或国家安全需要,创新决策由政府制定,资源由政府为主体投入②改革开放的初级阶段:由政府主导向政府导引模式转化③自1992年起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基本制度,强化企业的创新功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的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需求对科技进步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实施了面向21世纪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三大工程”即知识创新工程技术创新工程和211工程。三大工程和国家其他重点科技计划结合,形成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完整的总体战略布局,通过实施,力争到2010年前后,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符合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国家创新体系及运行机制,基本具备能够支撑我国科技与经济持续发展的国家创新能力。国家创新系统的建立极大地激发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的创新欲望,树立创新意识,肩负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为实现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必须具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 名牌产品和关键技术的开发能力,其产品才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定的竞争优势,然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营企业在机制上存在很大弊端:
①由于铁饭碗、平均主义的根深蒂固,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在“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的状态下缺乏创新的积极性,多数专业技术人员明知产品结构可以改进制造工艺可以革新但明哲保身,不敢创新。因为创新成功了领导说“是技术人员应当干的”,改进失败了领导要责怪,”谁让你改的”,结果导致因循守旧。一些用户反映的问题甚至数年无法得到改进。
②企业缺乏创新试验的平台,创新需要实践,创新存在风险,创新可能在失败多次才能从失败中吸取经验取得成功,但是许多领导往往急功近利,忽视创新的客观规律,要求创新一次成功,没有足够的试验条件和时间,使创新往往在过程中夭折。
③企业不能高瞻远瞩缺乏创新是企业的灵魂的观念,对创新技术缺乏人、财、物支持与投入。但是作为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也有许多苦衷:创新必然会导致企业投入大量人、财物资源,然而创新一旦成功,产品投放市场后,很快就“雨后春笋”,模仿者,造假者比比皆是,在这种情况下哪个企业愿意为他人作嫁衣呢。因此政府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法制必须健全,实施必须加大力度,才能使企业有积极性作创新投入。
2 创新需要强烈的事业感和责任感
要取得创新成果必须具有各种基本的创新素质,创新素质是指支持人创新活动的各种生理与心理的,智力与非智力的内在要素的总和。其中最重要的是强烈的事业感和责任感,由此而产生的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严格严密的科学态度、百折不挠的探索拼搏力量,是技术创新的力量和源泉。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纺织部对“新型棉纺悬锭粗纱机的设计和制造”进行重点攻关、并选定了二种机型为参考样机,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上清洁器右侧第二根绒带往往不走,经仔细观察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上清洁器打开后复位时,女工够不着,往往拉第二根绒带,久而久之该绒带发生了伸长,变成死绒带影响了清洁功能。女工还告诉我们:由于清洁器落下速度快,已有几位女工的手指给上清洁器砸伤。虽然参考样机尚未解决安全操作问题,但作为设计人员不能一抄了之。在考察青泽粗纱机时发现该机单独设立一个杆子,可以将上清洁器撑起或安全复位,但杆子要象佩剑一样挂在女工腰上巡回,很不方便,如果放在某个地方操作时拿来使用,仍会有女工图省事而不使用杆子,不安全的隐患仍未排除。为了女工的人身安全,为了上清洁器功能的正常发挥,设计人员有责任必须解决上清洁器可操作性差,不安全的问题。经过多次思考与试验,终于找到了一个简单、经济、又不影响操作的机构,现在国产悬锭粗纱机上清洁器前方一枝小小的活动手柄就是在对女工安全操作强烈的责任感的驱使下创新产生的。
我们生产的纺织机械在纺织厂服役期达数十年甚至半个世纪以上,作为纺织机械设计和制造工作者必须深切地了解这点。你笔下的”一笔之差”可能会给用户造成几十年不方便,或数十年增加使用成本或产生数十次不安全隐患!建国以来我们讲了五十多年“为人民服务”,我认为纺织机械厂造出好机器为纺织厂服务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每一个纺织机械设计和制造工作者有了这个观念,就能在纺织机械技术创新道路上不断的取得动力、取得进步和成功。
3 创新需要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丰富的经验和技能
我们常说:学历不等于能力,文凭不等于水平,但知识、经验和技能仍然是创新成功的基础。哲学家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牛顿说他的成功是站在前人肩膀上的结果。一个十分重要的规律是所有创新都是孜孜不倦的学习和百折不挠实践的结果。要创新,必须学习知识和技能。进人信息时代以后,知识日新月异,信息空前膨胀。一个人的知识通过大学学习只能满足其需要知识的10—20%,其余的必须通过不断地继续学习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化纤与棉混纺及纯纺大量出现,沈阳纺机生产出条速度为250米/分的并条机,出现斜管堵塞和筒底乱条的毛病,即使把速度降到100米/分以下,增加斜管的光洁度。斜管堵塞现象还频繁出现,并条工序成为棉纺工场的瓶颈,严重制约了纺部生产的正常进行。在生产告急、技术创新迫在眉睫的情况下,我们通过数学分析得知棉条从压辊输出到斜管出口的运动轨迹是一条圆锥螺旋线如按其运动轨迹将直线斜管改为曲线斜管可能会解决棉条堵塞和筒底乱条的问题。按此理论我们设计了螺旋形曲线斜管圈条盘并运用了动力学与微积分知识对其进行动平衡设计,当时没有电脑,只能用全厂唯一的一台手摇计算机摇了一个月才完成了圈条盘的动平衡设计。但是,试制又成一难题,工装设计组完成了一种平面曲线斜管的工装设计后,对这个空间螺旋曲线斜管就知难而止。眼看一种创新设计就要夭折,我们自己动脑又动手用土办法做成二个螺旋形曲线斜管圈条盘,并与另二个平面曲线斜管圈条盘一起拿到纺织厂试验,螺旋曲线斜管高速时纺化纤人条不堵出条不乱,效果非常明显。一个我们自己创新的圈条盘出现了,一直沿用至今。可惜那时没有专利制度,有关设计原理及计算的论文于一九七八年公开发表在《棉纺织技术》上,2000年北京国际纺机展上,我拿到一家世界著名纺机厂商的并条机专件样本,其中的“蛇形曲线斜管”几乎与我们的螺旋形曲线斜管如出一辙。通过此例,说明如果没有一定的数学,力学基础知识,我们就无法确定棉条运动的空间轨迹,无法进行动平衡设计,如果没有必要的动手能力,螺旋形曲线斜管圈条盘的创新就只能束之高阁。因此年轻的纺织机械设计工作者,应不断地刻苦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