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华的产业转型升级,留下了两条清晰的脉络:一条是原有袜业的升级,作为一种富民经济模式,它正沿着一条产业体系更新的道路前行,惠及庞大的群体;一条是从纺织到“非纺”,实现产业的多元化,推动这波浪潮的是那些由草根企业蜕变而来的现代公司,他们成为了新兴产业的先行者。
如果把安华镇放置在其他县市,光环或许就会照耀它。而在有着店口、大唐等明星乡镇的诸暨,安华在当地27个镇乡街道中,只属于中等偏上的位置。
但安华镇党委书记徐洪显然对于安华的未来有更好的期待:“整个经济充满活力,潜力很大。”这不仅仅是一种判断。梳理安华的发展脉络,一些未来的新迹象正在显现出来。
冲破乡村围墙
沿着经济体制的脉络,切入安华的经济发展,是一件有趣的事。在改革开放前,这里分布着一些集体、二轻的企业。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个体经济开始在安华出现。如今,这个小镇几乎已成清一色的民营经济。
这条脉络其实潜藏着安华经济发展的一个基因。相比店口、大唐那些一穷二白起家的乡镇,安华历史上的集体工业基础,后来成为影响其创富浪潮扩散的因素。“当时一些在集体企业上班的,不会想到自己去干个体,因为前者是一份更体面的工作。”当地有关人士说。
而如今,安华当地的一个明星村——蔡家畈,一年产出着7亿多元的工业产值。挨家挨户织袜,经农民之手编织而成的袜子,出口到全球各地,成为这个偏远小山村的一个经济景观。
安华镇工业副镇长郭铁苗表示,该镇20个行政村,村村织袜,几乎一半以上的男女老少被卷入了袜业产业链。但这似乎已成为安华的一个旧故事。最新的版本是,郭铁苗在那些村庄里进行的富民教育:“我给你一块平地,你拥有一个发展余地。”
郭铁苗正在极力鼓励那些有着发展欲望的村庄小袜厂从乡间屋檐下搬出来,进入一个上千亩的工业园。记者了解到,随着诸安快速通道的建成,当地镇政府正在布局通道沿线环保新能源产业及精品袜业园区。
园区显然需要那些有理想的老板。“从小作坊变成一个中小企业,要解决人力资源、财务管理、企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问题,从一个做小生意的,向企业家发展过渡。”郭分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