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刚刚出席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第26届大会归来的中国代表团处了解到,在此次会议上,发展中成员提出,发达成员有义务帮助发展中成员推进标准化工作,包括提供必要的经费资助、技术支持,帮助培训标准化人员、传授标准化经验等等。
ISO第26届大会于9月16日至19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来自147个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化组织600多人参加了大会。我国派出了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王忠敏为团长的代表团,王忠敏当选为新一届ISO理事会理事,并参加了大会后举行的ISO2003年理事会。
发展中成员要求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要求得到了会议的积极回应,成为本次会议的一个显著特点。王忠敏介绍说,本次大会首先召开了发展中成员会议,所有的发展中成员全部出席。发展中成员提出,标准滞后和不能在全球范围内协调一致等问题是制约全球标准化发展的突出问题。会议形成了支持发展中成员参加ISO技术委员会的决议,其核心内容是发展中国家与相应技术委员会指定成员建立“孪生关系”,即某一发展中国家对某一技术委员会感兴趣,考虑在该委员会中设置由该发展中国家指派(而非选举)的专家担任副主席;发展中国家参加相应技术委员会如无资金和适当的人员,该委员会中的发达国家成员要将发展中国家的意见带到技术委员会;在ISO的统一协调下,发达国家有义务帮助发展中国家推进标准化工作,包括提供必要的经费资助、技术支持,帮助培训标准化人员,传授标准化经验等等。
据了解,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趋势和个别国家、个别地区实行贸易技术壁垒的新形势,ISO在组织国际标准制订中也出现了标准制订周期过长、标准适应性差、经费短缺、个别标准没有市场等问题,既影响扩大贸易的需要,也影响了合格评定的健康发展,降低了ISO标准的权威性。面临新的挑战,ISO的改革势在必行,为此,ISO近期将推出2005年至2010年发展战略,并向各成员国征求意见,强调ISO要推行全面的改革,以使ISO标准更加适应贸易的需要,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要利用标准制订、出版、合格评定和网络服务等现有资源,在全球进一步打造ISO品牌,推进与发展中国家合作,提供使其直接参与ISO标准化活动的机遇,促进其与全球标准化事业共同发展。
谈到这次会议对促进我国标准化工作的作用,王忠敏说,ISO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与我国的标准化事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有许多相似之处。我国的标准化工作应当顺应ISO改革的方向,借鉴ISO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大胆探索和创新,为ISO的事业做出贡献。 (记者 徐 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