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络筒机的出现始于20世纪20年代,经历过大批锭(即每台自动络筒机一只打结器)、小批锭(即每一定量锭子一只打结器)、单锭(即每锭一只打结器)。在单锭式自动络筒机进入市场后,自动络筒机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快速发展时期。
单锭式自动络筒机从RAS15、村田7–II开始算第一代,经历了第二代ESPERO、村田7–V、Autoconer238,第三代ORION、Autoconer338、村田21C。技术性能不断提高,制造难度和成本不断降低。可以说自动络筒机的发展进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世界工业技术的发展进步。
第一代自动络筒机的动作控制基本上靠机械结构,因此结构非常复杂,设计难度和制造精度要求非常高,而工作速度和效率却比较低。随着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变频技术和电子控制技术的进步,自动络筒机发展到了机电一体化、主传动变频控制、生产参数及数据计算机设置与统计的第二代自动络筒机。第二代自动络筒机机械结构简化,动作可靠性提高,机械零部件制造精度要求降低,实现了数据统计与设置的人机对话,生产速度与效率得到提高。第三代自动络筒机是现代电子技术、机械加工技术、气动技术及新材料、新工艺发展的结果。随着科技的发展自动络筒机技术还会不断发展,因此,我国自动络筒机要想跟上国际先进自动络筒机的发展,必须随时跟紧整个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掌握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向。
目前最新的自动络筒机从不同方面显示了新技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普遍采用了多种新技术。包括直流无刷电机同轴传动槽筒;用张力控制装置控制张力,使张力波动减小;新的防叠方式使防叠效果更好;接头循环电气控制,实现接头循环智能化,降低回丝率,降低能源消耗;纱路卷绕角大幅度减小,有利于高速;跟踪式气圈控制器,对小管纱的张力改善有较好的效果,再配上张力控制系统,在卷绕过程中,对张力波动控制更为有效;采用 9 孔纱库,这样可提高挡车工的工作效率,提高看台数;在生产中使用毛羽减少装置,使纱线质量提高。
机电一体化发展速度惊人。首先,电气类零部件大幅度增加,而机械类零部件大幅度减少。如防叠装置由机械式改为电子式,张力加压由机械式改为电磁式,接头循环由机械传动改为电机驱动。上述三类机械类零部件,结构复杂,制造水平和加工精度要求高,易损件多,调节点多,维修工作量大。实现电气化以后,上述弊端也随之消失。其次,监控内容在数量上不断扩大。过去自动络筒机监控主要集中在整机运行上,如清洁装置、自动落筒、自动喂管等,在锭节上只对槽筒变频电机进行控制。而现在在筒子防叠、纱线张力、接头循环程序、吸头回丝控制等都由计算机集中处理和调控。监控内容在质量上向纵深发展。自动络筒机机电一体化已经从以数据统计、程序控制为主转向以质量控制为主。电子清纱器普遍采用数字化技术,具有多功能化的特点,由正常卷绕控制到全程控制。纱线张力控制和筒子与槽筒压力控制相结合控制筒子纱线密度,是自动络筒机提高筒纱成形质量的一个重大突破,也是自动络筒机高速、高效、高质的根本保证。
采用了精密定长装置。国外几家主要厂商推出的自动络筒机采用了精密定长装置,使自动络筒机效率更高,节省纱线,可为用户创造更高的效益。
普遍采用节能技术。新型自动络筒机采用智能接头循环、槽筒直流无刷电机驱动、负压变频控制等节能措施,使能源消耗大幅降低。
功能模块化趋势明显。由于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使各动作的控制及执行趋向独立,由此可根据整机的功能将各动作独立设计、控制、调整,用户可根据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