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0日,开学后仅一个月,中捷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领导来到宁波服装学院,与“中捷希望之星大学班”机械专业的30位受助大一贫困生举行了亲切、真诚而深入的座谈。
“中捷希望之星大学班”的所有学生,全部是品学兼优而家境贫困者,他们在大学期间的所有学费,将全部由中捷缝纫机股份公司无偿捐助。这也是希望工程实施以来,高等院校首次与企业合作并以企业名称命名的“大学班”。但是对于中捷这个年轻的民营企业来说,资助希望工程却并不是第一次。
截至今年秋季,中捷已经先后捐赠100多万元用于地方教育事业。同时公司还长期资助浙江江南理工学院的30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并向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捐赠价值10多万元的产品,建立“中捷实验楼”,用以改善该校的教学实践条件。从2002年起,中捷公司与中国青基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中捷爱心希望行动”o举办了数十次产品拍卖会筹集捐款,并向希望工程捐款200万元,设立“希望工程中捷基金”。用于在中国西部贫困地区援建3所“中捷希望小学”,同时资助当地那些家庭困难且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完成学业。在刚刚过去的9月,中捷公司援建的第一所“中捷希望小学”,已在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转导乡开学。与宁波服装学院同时开学的还有北京服装学院的“中捷希望之星大
学班”。
中捷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在和所有缝纫机生产企业一样从事传统工业生产的同时,随着本身不断地锐意进取、不断地开拓创新,使它在这个传统的产业里成长为“国家火炬计划高新技术企业”、“全国出口创汇先进企业”、“全国轻工业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今年,它的产品又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产品质量在全行业评比中获第一名。
就像该公司的总经理李瑞元在北京服装学院“中捷希望之星”的开学典礼上所说的那样,几年来,中捷本着“品质成就卓越”的经营理念,不断开拓创新,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缝纫机生产基地之一。赢利对一个企业来说固然非常重要,但是企业对社会应尽的责任也是决不能推卸的。中捷在事业发展壮大的同时,时刻感到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它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更离不开教育事业为我们提供的
各类优秀人才。培养人才是企业的发展需要也是企业应尽的责任。
“中捷希望之星大学班”的同学们来自不同地区,但却有着相似的经历——品学兼优、家庭贫困,求学艰难。通过资助他们,中捷公司将为那些贫困大学生开启“希望之门”。教育是关系到民族振兴的头等大事,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是每一个社会和企业公民应尽的责任。中捷公司为能够在他们一生成长、成才最关键、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尽微薄之力而感到十分的高兴。
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存在、发展、赢利是它惟一能够存续的命运。付出似乎和这个存续原则相违背。但是,中捷的董事长蔡开坚却并不这么认为。他说,义利之辩永无究竟,但是以他和他企业的发展经验来讲,对自身、对企业、对社会的责任心虽说是一种压力,但更是一种巨大的动力。
在中捷第一所希望小学开学的典礼上,站在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转导乡的土地上,蔡开坚有一种再次创业的激情和对希望工程新的领悟。他认为,给予帮助就必须要有帮助的能力,对于他和他的企业,就意味着更好地去经营,使企业不断壮大,强大,由此才可以更多地帮助“那些给予‘微不足道’的帮助就可以改变他们命运的孩子”。
他认为,希望工程并不单纯是救助失学儿童,给予他们受教育机会的工程。最重要的是,这是“照亮人生”的工程。那些孩子所获得的金钱的救助是有限的,但是,他们将因此了解和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从而在他们以后的人生中形成一种关心他人的社会责任感,这对于整个社会的进步是一个很大的推动。而所有参与到资助这个工程的人们,并不会妄自尊大,反而会激发一种要发挥更大作用的力量。对于中捷而言,这种力量就是不断发展企业的动力.为教育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作者:水木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