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厂专业生产纺织机械设备,并有较强的机械设计力量。大家知道,机械的设计最终要能满足工艺要求,而工艺最终要能满足花式线产品的要求。近几年来通过我们全厂职工的努力,我厂生产的各式花式捻线机投入市场后得到了用户的好评。但是仍然满足不了高速发展的市场需求,我们经常在思索,是否能学中有创,跳出常规产品,走出一条自己的新路,开发出一种全新的花式捻线机来满足用户要求。
我们通过对市场各类花式捻线机的调查研究及通过展览会对国外花式捻线机的资料进行分析,从中发现,任何机械的发展为了追求完美,结构总是由简到繁,通过实践再由繁到简来一个飞跃。这也许就是机械制造发展业的一个规律。试看我国空芯锭花式捻线机的发展,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从纯机械式的双罗拉花式捻线机发展到目前机电一体化的花式捻线机;从送纱机构来分析,从二罗拉到三罗拉再发展到四罗拉和五罗拉和双摇架的七罗拉。摇架从普通的190发展到230。门式摇架从单皮圈发展到双皮圈及双摇架。国外甚至发展到四摇架。空芯定由单空芯锭发展到双空芯锭和三空芯锭,这是一个由简到繁的发展过程,我们认为通过大家的实践,目前有条件开始由繁向简化的方向发展,我们通过对用户的访问,对市场的调研,向专家学者的请教,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我们决定把我公司的五罗拉牵伸机构进行改进,在原有三色功能不变的条件下,在原来三罗拉花捻机的基础上开发出了新一代的三色无芯线罗拉的花式捻线机,不但简化了机械,而且还便利了工人操作,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对新机的主要功能我们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设计:
1、牵伸机构的改进,我们把原来三罗拉机,用普通摇架,采用专利产品,从左边送出三色粗纱,从右边送出芯线,取消了原来的芯线罗拉,不但降低了原来三罗拉机的实际操作高度。而且方便工人的操作。只要把摇架压下去,芯线与饰线就能同时送纱。工人不必再到机上放下芯线压辊。而且芯线和饰线在摇架两边各行其道,避免了过去芯线罗拉在摇架的后上方,使芯线与粗纱相碰的缺点。所以我们可以把原来五罗拉200的锭距恢复到150,在不增加占地面积的基础上增加了锭数,提高了产量。原来芯线罗拉是光辊,当压辊表面不平直、遇到细的长丝作芯线时握持力很差,所以有些厂商要求用长丝作芯线时,必须把芯线在皮辊上绕一圈以增加芯线的握持力,但增加了工人劳动强度,而且操作很麻烦,现在我们罗拉上有沟槽,皮辊上有压力,使芯线不会滑移,保证了芯线张力稳定,对提高花式线的成形很有好处,取消芯线罗拉在花式线行业来讲是一大突破。
2、空芯锭下面的加捻钩单独传动,众所周知,花式线的形成主要是靠加捻钩使芯线和饰线形成的假捻所形成。目前的空芯锭的假捻是靠空芯锭下面的斜孔或加捻钩来完成,而空芯锭每周转一周,给芯线和饰线形成一个假捻,而包线在花式线上包上一个真捻,当生产细的花式线捻度要很高时。由于目前空芯锭转速还不能太高,一般实际速度在8000转/分左右,遇到1000捻/米以上的花式线时,速度还达不到10米,严重影响到花式线的产量,而且捻度高了,包线在花式线上的捻度也高,所以必须有用环锭退去很多捻度,白白浪费了能源。用加捻钩单独传动后,它的速度一般可开到15000转/分左右,相反的包线管的实际速度可以按照实际包线捻度来控制,降低了包线管的速度,节约了能耗,而且减少了机械的震动及磨损。
3、沟槽输出罗拉,目前各厂的输出罗拉均是光辊,空芯锭出来的花式线完全靠压辊的重量来握持,遇到生产大结子线时,当结子通过压辊时,压辊突然上抬然后靠自重落下,在这一瞬间使花式线突然松弛,不但影响空芯锭上端的成形,而且空芯锭下面的气圈突然变大,很容易绕在加捻钩上而发生断头。现在改用沟槽罗拉后,增加了输出罗拉对花式线的握持力,使花式线张力更为平稳。
结束语:
1、本机三项改进中二项是我厂独创的,特别是取消芯线罗拉这一改进,不但简化了工人的操作,而且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并对稳定芯线张力起到了积极作用。采用沟槽输出罗拉,对生产大结子时会有很大的作用。
2、机械的设计必须与工艺相结合,只有广泛听取工艺人员的意思,特别是要多听取经验丰富的专家意见才能使机械设计更合理、更实用。
3、我们改进设计的新机申请二项专利,一项是三罗拉牵伸机构,它不但适用于花式捻线机,而且适用于各种细纱机,用这套机构能生产间断三色纱和三色竹节纱。另一项是本机的整机专利,恳请得到同行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