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底七月初,英国考特鲁克(Cotlook)公司进行了全球纺织企业生产信心调查,本调查目的在于反映第二季度全球纺织企业的生产形势是否发生以及发生何种变化,以及纺织企业对未来几个季度的市场行情的基本看法。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全球不同地区对纺织市场的因素各不相同。但非常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由于国际棉花价格大幅下跌,本次调查中纺织厂很少提到涤纶,而在三月底的调查中涤纶却被着重强调。另外,各国对2005年1月1日取消纺织配额将给市场带来何种影响感觉难以预料。
远东市场: 在刚刚过去的第二季度,由于纱价持续下跌,印尼的纺织厂利润不断减少,因此几乎没有工厂计划增加产量,但纺织厂普遍认为新年度棉花消费量将有所增加。泰国一些纺织厂趁此计划淘汰了一些旧的气流纺头,但另外一些工厂却从美国和欧洲购买了部分二手环锭纺纱锭。泰国和马来西亚的工厂依然对涤纶表示青睐。与此相反,日本的纺织生产能力却在不断移向国外。
欧洲市场: 欧洲纺织市场的低糜气氛依然相当浓厚。第二季度德国、希腊和法国的纱产量持续减少,其中法国的产量预计近期还将大幅降低。
与欧洲纺织市场的疲软相比,其它国家和地区的情况相对乐观,其中印度次大陆的几个国家发展情况最好。印度许多纺织厂表示他们已在第二季度或者计划在未来一两个月增加产量。但纺织厂对棉花和涤纶的消费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偏好。另外,巴基斯坦和孟加拉都计划对纺织业进行大量投资。
来自美国调查结果显示,许多工厂第二季度的棉纱库存有所减少,或者预计第三季度有所减少。同时,据很多工厂反映,尽管纱价持续下跌,但第二季度的销量却在上升。由于美国国内纺织能力不断减少,因此幸存的纺织企业对其国内棉纱市场行情表示乐观。
巴西纺织厂对市场的预测相对中性一些,没有特别的乐观或悲观情绪。对于纺织配额取消、当地货币贬值将对市场带来的影响,许多纺织厂认为目前还很难看清。另外,由于替代纤维价格上扬,阿根廷的棉花消费预计将有所增加。
从以下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全球大部分国家纺织厂的棉花库存较第二季度有所增加,其中美国的棉花原料库存最为充沛,工厂基本已经采购了第三季度所需原料的97%,第四季度所需用棉也采购了80%,而对明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原料也已经分别采购了50%和25%。另外,巴西、印尼、韩国的原料库存也较充裕,而同为纺织大国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原料库存则相对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