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近日结束的第三届中国国际染整技术和发展大会上了解到,我国染整业已经连续十年出现亏损,国有企业在这一行业的经济比重不断下降。业内人士预测,加入WTO后,染整可能是纺织行业中国有企业最早退出的子产业。
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在走下坡路。即使是在纺织业最景气的去年,印染总体上 虽然扭亏,但国有印染企业仍是亏损的,行业扭亏靠得是民营和三资企业。国有 企业印染布产量目前只占整个行业的1/4,企业的特殊优势日渐衰退。整个行 业二极分化严重,利润集中在少数地区、少数企业。从地区来看,染整企业主要 集中在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沿海地区,四省的比重超过了75%;盈利主 要掌握在少数企业手中,全国印染业规模以上企业约1000家,三资、民营企 业状况大大好于国有企业。中国印染协会发起成立之时80%-90%的会员是 国有企业,现在却寥寥无几。目前,高档次产品基本集中在三资企业,特别是广 东(深圳)的一些三资企业,这从染化料的进口量也可以看出来,广东进口的染 化料占到了50%-60%。
入世将加速国有企业退出染整业。入世后我国纺织品出口的障碍将由配额转 为技术和网络(包括信息和销售)壁垒,这恰恰是三资企业所谙熟的,可以肯定 他们将首先获益。民营企业两极分化的趋势会更加明显,作为新生的资本介入 者,投资搞印染的民营企业将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在染整企业最集中的浙江,民 营企业,特别是高科技民营企业已经有了相当好的发展环境,目前这类民营企业 绝大多数的技术和设备领先于国有企业,如绍兴轻纺科技中心有限公司就成为全 国第一家民营国家级的高科技企业。该公司的董事长丁遐称,入世对于我们来说 会有参与国际竞争的压力,但更多的是走出去接触先进技术的机会。另一类通过 逃债、剥离、个人买断而产生的染整民营企业,骨子里还带着国有企业的东西, 在脱胎的过程中必然存在副作用,他们的情况就不那么乐观。但最困难的当属国 有企业,企业的发展与人才激励机制、创新的激励机制有很大关系,国有企业尤 其缺乏这种动力。大多数国企不仅在技术设备上,更在经营、管理理念上与三 资、民营企业存在较大的差距,人才流失严重,而较之纺织其他的子产业,染整 业国企一直没有特殊政策的扶持,入世后这种可能性更加微乎其微。鉴于这种情 况,业内人士预测入世后国有企业将逐渐退出染整行业的竞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