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后,纺织品出口的主要障碍将由配额转为技术等非关税壁垒,三资企业如能利用自己的优势,及早实现或扩大高档产品的本地化生产,他们将成为入世后染整业的大赢家。
近年来在染整行业中,国营企业的比重不断下降,民营企业受资金规模的限 制还没有形成大气候,这使得三资企业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三资染整企 业已成为该行业盈利大户,高档产品基本集中在此类企业,特别是广东(深圳) 的一些三资企业。这一点从染化料的进口量上可以看出来:广东进口的高档染化 料已占到全国进口量的50%至60%。这些企业由于实现了面料本地化生产, 在成本大大降低的同时,保持了产品的高附加值,在国际市场具有相当的竞争优 势,给投资商们带来了极大的收益。去年我国服装出口超过360亿美元,三资 染整企业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并在推动亏损达十年之久的染整业整体扭亏上 起到了关键作用。
我国将加快高档面料的国产化进程,外商则需尽快实现和扩大高档面料的本 地化生产,才能减少将来在出口上的损失,进而掌控低成本生产优势。我国纺织 行业提出,力争在3年内将面料自给率由目前的40%提高到65%以上,替代 进口面料30亿米。据推算,服装面料自给率提高10%,面料进口可减少约 10亿美元。因此,及时将高档印染布生产转移到中国,不仅能减少外商在未来 出口上的损失,还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最大限度地享受到入世 后对染整业的利好。
从投资环境来看,染整较其它行业有很大的优势。目前我国染整企业高度集 中在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浙江、江苏、广东、山东和上海,四省一市染整布产量 占到全国的75%以上,其中产量最大的是浙江,以化纤类为主。而这些省市是 我国开放最早、最发达的地区,虽然劳动力成本比国内其他地方要高,但政策、 制度相当健全甚至已与国际接轨,特别是人才、管理优势明显,企业的效率高。
记者在日前结束的“第三届中国国际染整技术与发展”大会上了解到,目前 外商已基本垄断我国的高档印染布市场,种种迹象显示这还仅仅是一个开始,随 着我国纺织出口产品档次的不断提升,还会加速这一态势。此外,我国服装出口 不断增长,特别是染整行业与国外存在相当的差距,这为外商提供了广阔的产品 和技术输出市场,那些已在中国参与投资设厂的外商将可能成为入世的最大获益 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