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业内人士在分析中国入世后两岸化纤行业优势时认为,由于两岸将致力于推动贸易自由化,并降低关税及批文限制,竞争优势明显的台湾化纤产业将在祖国大陆庞大的市场商机中受惠明显。
台湾业内人士认为,台湾聚酯加工丝产业的上游聚酯原丝原料供应充足,下游长纤布市况良好,尤其近几年来,台湾聚酯加工丝厂商在同业的竞争压力下,早已由量的竞争提升至质的竞争。因此就台湾与日、韩、美等国家和地区大厂在品质、成本、研发能力、行销能力等方面相比较,整体竞争力高居首位。
近几年来,由于祖国大陆对聚酯加工丝进口采取严格的批文限制,使得台湾去年聚酯加工丝总销售量达107万吨,其中内销量约76万吨,外销量31万吨。销往香港仅9.6万吨,而以往,仅通过香港转口到大陆市场的聚酯加工丝就占整体比重4成多,显示出大陆市场对于台湾业者的重要性。中国加入WTO后,两岸对于彼此的贸易障碍可望逐步消除。以进口关税为例,加入WTO前大陆聚酯加工丝进口关税约17%,加入WTO后,加工丝进口关税将逐步降至2005 年的5%,对于销往大陆地区的台湾聚酯加工丝将可明显受惠。
另外,对于其他国家所采行的配额限制,也将从逐年开放15%直至2005年必须全面开放。2000年在长纤产品部分 主要为聚酯加工丝,大陆从台湾的进口数量为21万吨,而入世首年大陆将增加15%配额限制,也就是说,2002年大陆需将配额数量提高至24万吨,直至2005年全面开放。这对于供过于求的台湾聚酯加工丝产业,无疑将是一大利好。
台湾业内人士分析,虽然就纺织业而言,各国仍可针对特定产业引用防卫条款,包括针对倾销国课征特定关税,因此中国大陆市场在门户大开的同时,不排除将采用此条款以保护自身产业。但台湾由于地位特殊,将可规避此一风险,而日、韩厂商将首当其冲。因此台湾聚酯加工丝产业不仅可顺利进入大陆市场,更可在大陆引用防卫条款的同时,接收日、韩厂商的部分市场。
而且,两岸三通后,运输成本下降、运输时间缩短及产品交货可靠度提高等有利因素,将使台湾加工丝厂商明显受惠。
(中纺商务网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