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标准股份工业有限公司开发部部长翟来祥谈科技创新
一条完整的新产品链条
近年来,标准股份公司每年为研发工作投入资金都在4000万元左右。强大的研发投入和研发队伍是标准股分长期保持惊人的发展势头的主要动力。
GT655D项目从立项到完成共花了2年时间,公司先后共为这个项目投入了近1500万元资金。
GT655D型电子曲折缝缝纫机是标准股份新推出的一款智能化缝制设备,是在机械曲折缝的基础上,该机型采用旋转挑线机构,上下轴同步带动传动,针杆摆动采用步进电机控制,机针从刺入缝料到离开缝料不再产生横向移动,使勾线性能在为提高且保证线迹美观。自行开发的电脑控制系统,具有全中文液晶显示操作界面、体积小、性能稳定等特点,此系统不仅简化了线迹样式选择的操作,还可利用固定模式设置出多种美观漂亮的线迹,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
事实上,近年来,标准股份公司每年为研发工作投入资金都在4000万元左右。强大的研发投入和研发队伍是标准股份长期保持惊人的发展势头的主要动力。
作为行业的龙头企业,标准公司始终引领行业先进技术发展方向。2003年上海SISMA期间,标准公司共展出80余台样机,其中90%是新产品。标准公司推出了最新的平缝、包缝、绷缝、特种机、电脑绣花机各大系列产品,成为国内参展企业中配套最齐全的企业。GN2000、GK32500/32700等产品因为充分展示了“标准”牌包缝、绷缝系列的技术实力,爱到中外客商的高度关注。首次展示的无油机,被业内人士认为其技术和制造水平上已经接近日本“飞马”、“大和”等国际水平。
绷缝系列产品又添GK32500-1356-1、GK32700-1356-4D、GK321、GK331、GK360、GK361等新成员,在GN2000系列新型包缝机成功推向市场后,标准公司又新开发GN2000-6、GN2000-6/3S/40/4XH等一系列全新功能的包缝产品在展会亮相,吸引了众多客商的目光。标准公司引进国际先进成熟技术、自行加工生产的GT655/656单针锁式之字缝缝纫机、GT660自动切线单线环钉扣机、GT670平缝锁眼缝纫机、GT680筒式平缝打结机等众多特种机的大量推出,引起了中外客商极大的兴趣,试机、订货者川流不息。TW2-B845-900、Tw4-1190、TW5-83650等30余种厚料缝纫机,再次展示了行业"中厚料缝纫机之星"的风采。
展会上大出风头的“标准”缝制设备,如此多的新产品形成一条完整的链条,展示了标准公司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发展潜力。
一支强大的研发团队
标准公司的研发中心由公司总经理直接领导领导,主管副总全面负责。研发中心下设市场研究部、开发部、中试中心、新产品试制车间、测试室、标准化室、办公室及计算机中心等机构。
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具备丰富知识、掌握先进技能的高素质人才为标志的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重要法宝和关键资产。翟来祥说,标准公司多年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人力资源管理和提高员工队伍综合素质放在重要高度长抓不懈。
近年来在连续不断吸纳各种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同时,加大人才自身培养力度,尤其是着眼于企业长远发展,给年轻员工提供更多的成长机会,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员工培训已形成制度化、规范化。技术开发领域的项目带头人和成果辈出的技术人员中,年龄大多在30-40岁之间。
在机电一体化领域的重大突破和三大系列产品结构战略性调整中,近几年成长起来的新生代发挥了重要作用。2002年公司先后派出二、三十人次赴日本兄弟公司学习,派出三十多人次到日本兄弟独资公司、合资公司学习研修。公司内部也多次举办各种层次的专业培训,参加人员1000 多人次。
研发中心还重视引进和利用外部的技术力量,通过各种形式的技术交流和合作开发,培养锻炼自己的技术队伍,与西安交大、陕西科技大学、西安工程科技术学院、庆安公司等院校合作,请专家教授来研发中心讲课,与他们共同研究解决生产及开发中出现的疑难问题。
为了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公司专门制定了一整套激励政策,建立起可操作性强的人才激励机制,例如:对新分配来的本科以上毕业生提前转正,确定较高的岗位工资,一年以后根据工作情况进行调整,表现突出者的调整额度不受公司工资体制限制,按年收入确定。为了提高技术人员开发新产品的积极性,公司实施了“新产品开发奖励办法”,将新产品开发奖励与新产品销售收入增量联系起来,开发人员最多可得到销售额增量6%的奖励。2002年又对此政策做了适当调整,采取年年计提、逐年发放(三年内发完)的办法,激励人才长期为企业服务。对于有工作经验、企业急需的人才引进采用特事特办,薪酬待遇不受企业工资体制限制。同时,在技术中心内部经常组织各种培训研讨,尽量为技术人员提供宽松的工作环境和展示他们才华的舞台,切实做到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
一个健全的企业信息网络
在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的新阶段,标准公司企业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快。CIMS工程被列入国家863计划重点实施项目,并成为陕西省示范单位,在研发、生产、销售诸环节都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引进国内外先进生产设备,生产加工能力显著提高。目前,在部分整机新产品和零部件加工方面,已向柔性加工、精密制造和敏捷生产的方向迈进一大步。
1998年在西安交通大学CIMS中心的协助下,标准公司CIMS系统建立。标准CIMS系统由工程数据管理系统、成本管理系统、生产计划管理系统、供应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销售管理系统及总经理查询系统七个子系统组成,于2000年9月CIMS一期工程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从CIMS系统建立开始,标准公司就加大了在信息技术开发和应用方面的投入,使企业的信息技术应用在整个行业名列前茅。1999年实现二维计算机出图率100%,2002年80%的新产品均用三维计算机软件Pro/E进行设计,并在计算机中完成装配、干涉分析、运动机构分析等。2002年CIMS工程七大系统全部投入正常运行,公司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全部借助此系统进行,大大的提高了管理效率。近年来,标准公司在缝纫机用胶粘剂的选择与研究、高速包缝机轴套材料研究、数控编程技术的开发应用、无油缝纫机轴套材料研究、挑线杆加工工艺研究及改进和缝纫机三维运动机构分析研究等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上作了大量的工作,收到了较显著的成效,为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做出了贡献。
“标准公司展出的新产品,尤其是高技术含量的新品在大幅度上升,表明标准公司已走上了依靠科学进步求发展的道路。标准公司今年出口大幅度增长,标志着科技进步对标准的发展已产生了重要的作用,这对行业的进步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CISMA2003期间,中国缝制机械协会理事长田民裕经过标准展台时,对标准公司在技术创新上取得的进步给予了高度评价。 (作者:陈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