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法成形70g/m2木浆纤维网与低克重(约17g/m2)丙纶纺粘非织造布叠放在一起,在100目不锈钢成形网上利用高压水柱(650-1000psi,合44-68bar)水刺缠结复合。由此工艺生产的各种产品已经取得到发展与推广(US5,284,703和其它专利)。上述工艺中短木浆纤维不仅纤维间相互缠结而且缠结在纺粘长丝的周围,导致纺粘布被包覆在木浆纤网里面。这种复合非织造布可以用作各种用途的揩布。其它湿法成网的复合非织造布是在木浆纤网中混入合成短纤,以提高非织造布的物理特性,从而改善非织造布的手感和柔软性。由于木浆纤维混合不充分,而且这种工艺妨碍了短纤维和长丝的完全结合,因此发明者指出上述尝试都不是很成功。本专利中揭示的工艺消除了上述不利因素。利用泡沫湿法成形工艺保证短纤混合的均匀性,从而获得非常均匀的短纤网,然后再与长丝纤网错助高压水柱缠结作用水刺复合在一起。长丝纤网可以是熔喷超细纤网,也可以是合成纺粘长丝纤网。泡沫湿法成形工艺提高了天然纤维和/或合成纤维与合成长丝的混合均匀性。泡沫淤浆粘度提高,有利于短纤的扩散,也利于维持通过循环系统、高位调浆箱及纤网成形阶段淤浆扩散的均匀性。另外,使用泡沫湿法成形工艺(详见德国专 GBI,329,409和美国专利US4,443,297专利)可以选用多种纤维。如;棉绒、针茅草纤维、洋麻、亚麻、大麻、芒麻、黄麻及其它。泡沫淤浆的物理特性使得各种类型的短纤更易扩散,并为下道工序提供了更具稳定性的淤浆。例如,50%洋麻和50%涤纶(1.7dtex,19毫米)泡沫湿法成形网放在42.8g/m2的熔喷纤网(涤纶,5-8微米)上,水刺复合后非织造布的克重为85.9g/m2。水刺阶段能源供应为78千瓦/吨,两面水刺。复合非织造布要比复合前各纤网的干、湿强力高得多。发明者解释说这是由于熔喷纤维和其它纤维之间良好的混合导致复合非织造布强力的增加。本信息转自<a href="http://www.cntextile.com/" target=_blank class=g4>中纺网络</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