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TEXTILE MAGAZINE报道,中国加入WTO 后, 可能有1000万人口失业, 但由于1998年至2005年中国的纺织品出口将增长2倍, 从而将增加285万(增加23.5%)纺织从业工人以及261万服装从业人员(增长52.3%)。
中国在2004年之前将一直受 配额的限制; 到2005取消配额限制后4年内, 美国将有权限制过分的进口贸易, 但只有一年的时间可以限制任何产品; 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将允许美国在2020年之前有权对中国采取反倾销制裁;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将有权逐步降低关税, 而且降低的幅度比发达国家要小; 中国政府将保持对棉花、大麦、大米等产品的贸易垄断, 这些产品的进口数量将限制在国内消费总量的3%至5%; 中国将在5年内使平均进口关税从22.1%降低到17%, 农产品(棉)的关税则降低到14.5%和15%之间; 中国将对外国公司逐步开放零售服务业。
报道指出, 1999年, 中国纺织业在继6年之后第一次全面扭亏增盈, 这主要得益于限制进口的措施。当贸易壁垒和进口关税降低后,中国的纺织工业还将重新面临新的进口压力。然而,中国将从美国和欧洲取消配额中获得好处。此外,纺织企业将能以更低的价格购买棉花和羊毛等原料。大部分国有企业可能面临着国外公司的竞争压力,只有少数国有企业才有能力在面料织造方面与日本、台湾和韩国的公司抗衡。
毫无疑问,中国肯定会从加入WTO中获益,但中国的有关机构似乎过高估计了出口的增长,例如1998年和1999年欧美对中国的配额限制并没有什么变化,但中国的纺织品出口却由于国内棉花价格的上涨(为提高农民的收入)和限制面料进口(为保护国有企业)而增幅大大趋缓。此外,配额的取消同样适用于其他国家,美国和欧洲的服装零售商现在更注重灵活的产品交货周期,而不是价格。即便北美和东欧等其它地方的纺织品价格比中国高,他们也更愿意就近采购。
另外,印度、柬埔寨、俄罗斯等国家因劳动力成本低于中国,也逐渐成为发达国家新的采购市场。
文章分析,如果享受大陆的低进口关税加上两岸的直接通航贸易,台湾无疑将成为中国加入WTO之后最大的纺织品原料和面料供应在之一。韩国的纺织面料也将由于中国进口关税的降低以及在中国市场的扩大而受益,然而其服装业有可能受到中国的强烈冲击。香港和澳门的服装企业将转移到内地以降低劳动力和土地成本。香港在内地的服装企业将随着政府限制的减少以及市场的扩大更加发展。
大多数东南亚国家的服装业都有可能失去市场份额,除非那里的劳动力成本大大低于中国,例如柬埔寨和越南。印尼的国内政治局势可能也会对中国产生一定影响。现阶段,柬埔寨、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劳动力成本目前比中国低,斯里兰卡的贸易相对来说基本不受政府的干预,而且与欧洲的距离较近。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棉织品成本低廉,而且印度也正在发展其化学纤维工业。因此,南亚国家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建设继续扩大其市场份额。
墨西哥因靠近美国市场,优势是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无可比拟的。随着技术的提高和成熟,墨西哥应能保持其在美国市场的份额。而加勒比海国家可能会有一个长期的低迷时期,例如童装就己经明显地从这一地区转移到了亚洲和墨西哥。
文章最后指出,美国和欧洲的服装企业将出口更多的服装到中国,尽管平均利润不会很高而且市场份额也水大。中国的服装工业要在国际市场上继续保持优势,除对外资开放外,中国政府应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并降低电讯成本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