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纺织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磊激动地说,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探讨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推进企业的体制和管理创新。青岛纺织一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凝聚合力,制定有效措施,全面开创青岛纺织改革、调整、创新、发展的新局面。
一是以世界眼光和全球意识,找准定位,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加快结构调整。首先,要通过好几个基础好、效益好,并且有充分把握的大中型棉纺企业进行重组、改造、改制,形成2至3个12万锭以上的“擎天柱”,从而带动青岛纺织的发展。其次,扶优扶强。紧紧抓住华金集团、中大集团、凤凰印染有限公司、纺织工业园等良好的发展势头,进 一步加大投入,推动一批优势企业发展壮大。第三,充分利用政策,加快调整一批困难企业,在做好人员安置的基础上,尽可能减轻企业负担,同时对企业有效资产进行优化配置,实施退市进郊,实现新的发展。第四,通过改制、产权出售和由职工出资整体买断的方式,放开搞活一批中小企业,组建股份合作制公司,鼓励有条件的中小企业整体退出。
二是以更加开放的目光,加快“走出去,请进来”招商引资步伐。要继续抓好纺织工业园进园项目的建设,并对欧美招商实施重点突破。同时要结合市区内拟退市进郊、改造重组企业的项目,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或先进适用性技术改造原有设备,实施产业提升。要坚定不移地实施 “走出去”发展战略,积极探讨有比较优势的企业由出口贸易为主转向贸易与投资并重,把投资重点定位在经济一体化的区域和纺织服装出口的主要市场。在“走出去”过程中,以赞比亚穆纺公司、柬埔寨纺织有限公司为桥头堡,辐射其他自由贸易区,同时打出自己的品牌。
三是以现代眼光和创新意识,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首先,加大产品结构调整的力度。在产品创新上,要以推行名牌战略为切入点,以高档面料、衣着类、床上用品等为突破口,挖掘原创技术,培育核心专长,提高纺织品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做强纺织制造业。其次,加强纺织业上、中、下游的结合,大力开发环保型深加工产品,把绿色纺织品、生态家纺产品和服装等作为出口的新增长点,对已形成的真蜡防印花系列、骨架材料系列、高支高密系列、超天然系列、导电布系列、亚麻系列、高档针织印花系列和休闲系列等进行重点拉长,尽快形成规模生产,发挥应有经济效益,推进产业升级。第三,抓紧培养和造就一支精通国际经济、企业管理、法律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进一步加快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尽快缩短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差距。要在建立起科技创新机制和专业技术人才激励机制基础上,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生力军作用,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第四,把信息化建设作为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纺织工业的突破口,通过信息化建设提高产品质量与创新能力,降低管理成本和销售成本,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和速度。
四是以发展的目光,做好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下岗职工提供尽可能多的工作岗位;要结合纺织实际,加快实施主辅分离和辅业改制,指导企业抓好内部挖潜,广开就业门路,减轻社会就业和失业的压力;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同时进一步加强下岗人员的动态管理,着力提高下岗职工的职业转换与再就业能力,实现“就业走向哪里,培训跟到哪里”,促进青岛纺织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
王磊充满信心地说,青岛纺织有着改革开放以来的坚实基础和丰富经验,有一支特别能战斗的职工队伍,只要我们按照党的十六大指引的方向,开拓进取,奋勇前进,就一定能够重振青岛纺织雄风,再铸新的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