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陈春艳)出口业绩的强势增长让上海纺织业喜上眉梢。最新统计显示,今年1—10月,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出口达到12.25 亿美元,同比增长9.46%。集团总裁李克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入世第一年,出口配额下降10.4%的背景下,能取得这样的业绩,令人信心倍增。
去年今朝,中国入世的消息曾令国内纺织业欢欣鼓舞:纺织业配额将逐步取消,中国纺织业将直面全球市场带来的诱人机遇。然而当时,熟悉上海纺织业的人们却不免有些担心。出口素来是上海纺织的命脉,纺织控股集团全年利润一般在2.2 —2.4 亿元之间,其中出口一块的利润就要达到1.7 亿元左右。而上海纺织的出口既受制于配额,又依赖于配额。以去年为例,上海纺织出口中的近四分之一靠配额。面对配额逐步取消的挑战,上海纺织能不能守住原来的那块蛋糕?
“911 ”事件以后,世界纺织业的低迷更加深了人们的忧虑。今年第一季度,上海纺织出口遭遇少有的困境。然而,纺织业的复苏速度超出人们的预料。从今年3月起,上海纺织出口便一路攀升。更为可喜的是,出口结构悄然优化。比如,相比于来料加工、进料加工,一般贸易的含金量显然更高,今年1—10月,上海纺织一般贸易出口额强劲增长了16.19%。又如,在配额减少的背景下,上海纺织非配额商品出口迅速增长,1—10月,自营出口额同比增长了12.9%。而且,到美国和欧洲的出口额同比分别上涨了22.48%和21.45%。而与此同时,到以转口贸易为主的我国香港的出口额却同比下降了8.7%。这一升一降表明,入世后,上海纺织业与全球市场的距离明显拉近了。
相比于江浙和内地,上海劳动力成本相对较高,但在科技含量、款式等方面,上海又具有相对的优势。而且与国外相比,上海的制造成本依然具有优势。因此,在李克让看来,面对配额放开后来自其他地区的竞争,上海纺织业必须从这些优势劣势的结合中找到平衡点,如提高附加值,或者通过扩大规模来降低成本等。以华纶印染公司为例,其产品的价格是目前华东地区所有印染厂中最高的,但凭借质量和技术上的独特优势,仍牢牢吸引着客户的目光。
更为重要的是,事在人为。为了应对入世后严酷的竞争,留住外贸人才,今年以来纺织控股集团重新完善内部考核激励机制,提出“用市场价格吸引人”,并把集团内部所有的外贸部升格为独立核算的子公司。与此同时,监督机制也在快速跟上。目前,上海纺织控股集团下属企业正加速采用 ERP 系统,这将使业务流程透明化,进而打破外贸经营人员对客户的垄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