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来因为SARS疫情的关系,许多厂商纷纷推出宣称具有「远红外线」功能的纺织品,号称可提升免疫力、抗菌、甚至具有「抗SARS」功能。实际上,高纯度远红外线物质或许具有抗菌功能,但考虑该物质能够植入纺织纤维的纯度极为有限,所以,「远红外线纺织品」是否具有抗菌效能,实值得怀疑,更难论抗SARS功能。
针对「远红外线纺织品」的功能,台湾纺拓会订有验证的机制,其验证检测与评估,是在证明所测试的「远红外线纺织品」确实能吸收或放射4微米至20微米波长的远红外线,其效能优于一般纺织品;此外,还须验证其对于人体皮肤表面温度产生保温效果的差异性,两者缺一不可。红外线乃是波长大于红色可见光波长的一种光波,远红外线的光波则更长,根据各国远红外线领域专家的说法,一般在4微米至20微米之间的远红外线波长,可与人体内的各种液态分子产生协调共振的作用,促进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循环,达到人体保健的作用。
远红外线纺织品在台湾,早期多以日本进口素材为多,近年来岛内厂商不断研发,技术上已有长足进步,早期系以染整后处理加工方式将远红外线物质附加在纺织品织物表面,例如将远红外线物质以黑色圆点方式印在内衣裤或袜子上面;发展至最近几年,已经有不少厂商宣称已将技术突破至纳米等级,将远红外线物质以纳米陶瓷微粒方式植入人造纤维,使得纤维具有永久远红外线功能,改善过去因不耐洗涤而使功效递减的缺点。
台湾纺拓会目前品质验证通过有关「远红外线纺织品」的产品共17项,这些产品均是将远红外线物质以陶瓷微粒方式植入人造纤维的方式进行加工;而以染整、印花等后处理方式作为「远红外线纺织品」加工方式的产品,则因不耐洗涤而尚未有任何一项产品通过纺拓会「远红外线纺织品」的验证品质水准。
就纺拓会执行「远红外线纺织品」验证的经验,虽同样将远红外线物质植入人造纤维,在纤维内的远红外线物质的含量浓度却成为「远红外线纺织品」是否实际具有功效的关键。因此,建议消费者在选购远红外线产品时,宜考虑该产品是否具有公信力单位的合格验证标示,如纺拓会机能性纺织品验证标章的产品,有助确保其品质与效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