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南传回消息,今年开年仅4月,已有几家石狮企业把江苏盛泽和常熟的六、七家纺织厂收入旗下,并投资购进了500多台喷气织机。据悉迄今为止,石狮企业已在江浙一带收购或兼并200多家纺织厂。石狮布料同业公会有关负责人这样评说,这是石狮纺织服装业积极探求跨地区的区域合作,在互补中壮大自己产业优势的一大成功举措。
“当今服装的竞争主要是科技和文化含量的竞争!这一‘含量’更多地表现在面料上,而面料的科技文化含量,目前已集中表现在棉纺和织造产品上。”石狮纺织服装业界的不少老板都有这一认识。石狮及其周边虽已有不少数量的织造厂,但均规模较小,远不能满足这一大型服装基地和辐射全国的布料市场需求,所用布料说到底大都是“外来品”,在价格上要受制于人,更重要的是在服装及其布料的档次提升上失去了相当的自主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石狮服装和布料的核心竞争力。石狮人开始把目光投向了种棉、纺纱、织造等上游产业,投向有着庞大产业基础的江浙,他们敏锐地发现,江浙一带的资源优势可成为石狮纺织服装产业链的重要补充。自2001年一位布行老板在江苏的盛泽兼并一家大型国营纺织厂以来,短短3年,石狮已有300多位纺织服装和布料市场的企业家向江南进军,200多家石狮人经营的纺织厂已遍及江苏、浙江甚至江西的不少城市,长江以南大部分织造厂已被福建的企业买下或承包,规模最大的厂占地100多亩,拥有3000多台织机,2000多个工人。随着石狮人在苏北租种棉田的成功,石狮纺织大军已形成“渡江北上”之势,有意要将大江南北纺织基地的大半河山都“吃下”,作为石狮整个纺织服装产业链的有力支撑。
石狮人“北上”开厂寻求优势互补,同时也为当地纺织企业的“新生”和发展注入了催化剂,并且解决了相当数量的当地人就业。石狮人在利用当地现有资源发展、充实自己的同时,也带动了他乡产业的发展,这正是石狮企业家谋求的“双赢”之道。一方面在外扩大“疆土”解决原料问题,一方面在本地“强身健体”提升产业水平,正是这踏踏实实的“两条腿”,今年又将石狮的纺织服装业推进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