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9月墨西哥坎昆WTO部长级峰会崩溃之后大家在做什么?7月底的日内瓦会议给出部分答案。人们慢吞吞的,极不情愿的,同时又是忧虑重重的改变着自身的行为,因为他们担心本次会议再次崩溃。
传统上,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都将提交瑞士日内瓦,7月底当WTO的147个成员聚会麻烦不断的WTO总部时,他们的目标是重新启动多哈回合谈判。坎昆会议的失败导致世贸组织的全面工作受到置疑。最大的压力来自欧盟贸易专员拉米和美国贸易代表佐利克。
因此,日内瓦的WTO总部必须努力将始于2001年达喀尔多哈的贸易回合谈判拉回轨道,这一回合被成为“发展回合”,主要倡导国有欧盟和美国,目的是通过取消补贴及贸易壁垒开放农业贸易,此轮谈判原计划于2004年底结束。
为了让日内瓦行动起来,同时帮助多哈回合贸易对话继续发展,美国和欧盟自己提出彻底改变导致坎昆会议失败的贸易保护主义立场。在日内瓦会议前的几个月里,美国和欧盟一直坚持他们在坎昆会议上以及许多其他会议上的立场。他们再次强迫成员国达成协议,而不是他们自己做出让步,而欧美的让步则更容易促使成员国达成协议。欧美的边缘政策以及胁迫做法正是导致坎昆会议崩溃的原因。
WTO总干事素帕猜的说法完全不同。他说日内瓦协议具有“真正的历史意义。”“成员国政府第一次同意在某一天废除所有形势的农业出口补贴。他们已经同意大幅削减造成贸易扭曲的国内农业补贴。”
不过,素帕猜先生的“某一天”是个未知数。美国和欧盟已经同意取消出口补贴和削减生产补贴,但他们并没有确定时间。发达国家也放弃了四项所谓的“新加坡问题”中的三项,欧盟在坎昆会议上强烈要求发展中国家提高市场准入。新加坡问题中的投资方针,竞争以及增加政府收购透明度三个问题已经被放弃,到目前为止,只剩下贸易便利问题。
在削减补贴问题上取得进展肯定受到欢迎。但现在还处于假设阶段。因为日内瓦协议仅仅是一个框架。协议的“特征”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谈判(具体细节,底线和肯定的承诺)。
日内瓦会议已经结束,WTO宣布会议是成功的。否则,美国可能因总统大选临近而让贸易对话,尤其是贸易让步陷入僵局。同时,在欧洲,拉米任期将满。新任贸易专员的政策大纲比较复杂,需要取悦于新入盟的中欧和东欧成员。
日内瓦开始意识到多哈回合是一条很长的道路。现在,WTO不再确定正式结束贸易谈判的最终期限。2005年12月将在香港举行下一次部长级会议。
日内瓦具有“历史意义的”框架协议是如何达成的呢?这一协议既没有历史意义也没有任何突破,因为美国和欧盟早在多哈会谈中就从文字上同意在农业问题上做出让步。它的重要性在于,美国和欧盟逐渐认识到,只有他们实际削减每年3000亿美元的农业补贴,才能换取他们尤其希望看到的发展中国家削减非常高的关税。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另一个令人鼓舞的信号是,WTO就澳大利亚、巴西和泰国对欧盟糖农的指控做出了临时裁决。美国和欧盟在坎昆会议上把自己弄得非常狼狈,现在却极不情愿的在发展中国家的推动下进行贸易改革。
但令人不愉快的事实依然存在。那就是除非美国和欧盟愿意纠正自己的错误,反对他们本国实力强大的农业游说组织,取消补贴,放弃伪善并确实进行改革,否则,WTO的奋斗之路将非常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