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WTO相关规定,从2005年1月1日起,WTO纺织品和服装协议(ATC)将正式终止,届时全球纺织品配额将全部取消,世界纺织品贸易将最终实现一体化。中国纺织企业如何理性地迎接“后配额时代”,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为全面理解2005年“后配额时代”,从各方面做好充分准备,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于7月17-18日在杭州市举行出口配额取消后纺织品及相关进出口行业生存研讨会。
有分析表明,就中国纺织品出口企业目前面临的内外形势而言,“一体化”实施后利弊两个因素共存,短期内很有可能利大于弊。在中国纺织品出口企业为这“利好”的消息欢呼的同时,专家提醒企业要面对的现实是:今年3月,土耳其、美国及非洲一些纺织行业组织联合起草的“伊斯坦布尔宣言”,要求将中国纺织品出口的配额延期至2007年底。尽管这种倒退行为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相符,但中国企业务必保持清醒,以积极平和的心态迎接2005年的到来。
反观目前国内的情况,也有不少深层次问题尚需引起关注。如一直以来,中国纺织品的增长方式属于粗放型的,一些企业人员的WTO知识不足,无法有效利用WTO规则办事。还有就是目标市场比较集中,出口企业的环境和劳工保护意识仍然跟不上国际上大的趋势。而今年7月新的《外贸法》实施后,将有更多的经营主体进入外贸领域,经营秩序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因此,一旦取消配额,一些国家纺织品市场受到冲击必然将争取“特保”甚至反倾销一类的贸易保护措施,给中国纺织品出口带来灾难性后果。“中国威胁论”一直是美欧等国的攻击言论,特别在美国大选年。因此,美国作为中国纺织品的最大市场,一举一动都关系到中国纺织业的发展。如何能稳定发展中美纺织业合作,加强双方互惠互利是中美纺织业共同努力的重要课题。
经商务部核实确认,凡在2005年1月1日前从中国出运的配额产品,在进口国清关时仍需要配额许可证,即,配额许可证以出港时间为基准。只有在2005年1月1日及以后出运的产品,才按照ATC协议取消配额许可证的要求。本次研讨会将通过相关企业与专家相互的交流寻求我国纺织业具前瞻性、长远性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