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国内棉价一路飙升,进入了3月中旬以来,棉花价格涨幅趋缓,目前出现下调之势,市场情况变得晦涩不明。在此情况下,由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和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合办的“棉花在线”栏目推出本年度的第一次活动,4月9日在浙江省宁波市举行,来自山东、江苏、浙江、安徽四省的15名中层以上棉纺企业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会议主要围绕“近期国内棉纺织市场情况及后市预测”;“如何看待棉花市场现状”;“对上半年及全年棉花市场走势进行分析预测”展开讨论,此次会议采取“大家谈”的方式,参会代表可以就自己关心或感兴趣的问题畅所欲言。下面是“棉纺沙龙”活动中,讨论所涉及到的具体问题(根据录音整理)。
一、棉花的资源供应状况
1、4月4日,国家计委召开了十家国内大棉纺企业座谈会,分别是宁波维科、山东兰雁、安徽裕中、山东魏桥、江苏华纺、上海嘉丰、石家庄常山、河北保定依棉、无锡一棉、武汉一棉。
据魏桥和华纺自己反映纱锭数分别为180万锭和120万锭,月用棉量分别是2万84多万吨和1万多吨,这两个企业的出口量在我国总出口量中占很大比重。而浙江销的纱锭量只有90多万锭。(宁波45万锭)
从品种来看,魏桥,华纺的产品多集中在80S以下,安徽主产精梳纱。
就纱产量而言,参加“棉纺沙龙”讨论的企业认为,我国纱产量实际上应远大于统计量。原因是,①由于今年棉纺的效益要好于化纤,所以很多生产化纤纱的中小企业转向生产棉纱;②全国新增锭数上升迅速,以浙江萧、沼两地为例,今年预计将增加100万锭,预计浙江全省的用棉量将由12万吨增加到24万吨;③很多大于5000锭的民营企业没有向统计局报纱锭数。需要注意的是江、浙一带增加迅速的气流纺主要是由于去年上半年以来牛仔布市场火爆,而进入去年第四季度以来,由于市场情况急转直下,而低等棉又买不到,纱锭增幅减缓,但仍在在春节后棉价剧烈波动的同时,非产棉区的浙江棉价反而比主产棉区的山东、河北棉价涨速缓,除去200左右的运费,棉价比山东、河北的竟然低,这主要是因为当地企业在去年4-5月间,由于资金较充裕,从山东、河北进了大量的棉花,企业储棉量大,平均下来都在2-3个月间。
就全国所剩资源来说,从幅面上看,是剩2个月左右的用棉量,即到3月上,中旬为止还剩’00多万吨的量。在不包括工商库存的情况下,因储棉40多万吨,这部分资源可以确定;2000年度剩余棉花40万吨;98年前老商品棉23万吨,如果继续按现在日抛售1万多吨的速度卖的话,估计总资源量到6月上中旬就将所剩不多。
对于我国期末库存,美国农业部(USDA)认为到8月31日,中国的期末库存总量为200万吨,中国棉花消费量(3月预测)小于600万吨,这与国内的实际耗棉量有30-50万吨的差距,一旦国际对中国期末库存预测小于或等于100多万吨,便是国际棉价大幅上涨之时。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纺纱用棉量在世界总纺纱用棉量近1/3。(世界年总用棉量在1650-2000万吨)
年度\国家\所占比例 |
印度 |
巴基斯坦 |
土耳其 |
巴西 |
印尼 |
中国(用棉量<600万吨> |
97/98 |
14.50% |
8.20% |
5.70% |
4.10% |
2.20% |
21.90% |
2月3日 |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