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最早的玉米纤维产生于1948年,产品名为“维卡拉”,为玉米蛋白质纤维。1948年至1957年,玉米维卡拉纤维进行量产,产品制造公司是美国维吉尼亚——卡里罗来纳化学公司。后来,美国知名谷物公司Cargill研发成功玉米聚乳酸纤维,一度使产量由3000吨扩充到6000吨。1997年,化学公司DowPolymers看好聚乳酸纤维的后期发展,便与Cargill公司合资组建GDP公司,1999年开始建造年产14万吨的新工厂,于今年正式运营。新工厂可处理1400bu(50万K1)的玉米。据美农务省资讯,2000年美玉米库存为4500万吨,非常需要寻求消化渠道。以玉米制作聚乳酸的工厂是最好的途径。GDP公司预计2年后营业额至少达3亿美元,其中30%输往日本。1989年,钟纺公司与岛津制作所合作开发玉米聚乳酸纤维,原料来源于岛津制作所和CDP公司。1994年开发出商品名为Lactron? 的纤维,1998年又开发出此种纤维的系列产品,并于长野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展示了由Lactron纤维制成的各种服饰。2000年1月,钟纺公司与CDP合作,联合生产聚乳酸树脂。目前,聚乳酸纤维成本过高的问题亦因聚乳酸树脂工厂的投产而得到解决。现在,世界各工厂生产聚乳酸纤维的原料均来自美国CDP公司,而杜邦、Monsanto等大厂也有建厂计划。相信,玉米纤维这种生物降解高分子产品将广泛应用于21世纪。 如今,环保性新纤维制品已非常明确地会成为21世纪主导纤维市场的主要产品之一,玉米纤维的需求量必然会不断扩大。从环保的观点看来,玉米聚乳酸纤维能以其低原料能源取胜于合成纤维,并且在生物降解方面获得极高评价。在这方面,它可与我国目前致力开发的大豆纤维有异曲同工之妙。尤其是我国有极其丰富的玉米原料,每年产量在1.2亿吨以上,占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左右。而且由于世界市场玉米价格低迷,我国不少玉米产区经常发生“卖粮难”的问题。在急需为玉米找到良好消化渠道的我国,生产玉米纤维可谓孕育极大的商机;尤其在我国面临日益严重污染的情况下,生产玉米纤维无疑可造福万代。 (Chemsina)(C04) 信息来源 <a href="http://www.cntextile.com" class=g4 target=_blank>中纺网络</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