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抗菌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会迅速生长繁殖,并通过接触传播疾病、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日常生活中,纺织品是这些微生物的良好生存之地,是疾病的重要传播源,所以纺织品的抗菌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开发抗菌纺织品离不开抗菌剂,各种抗菌剂在抑制有害微生物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抗菌产品在抗菌剂选择应用和母体纤维选择上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许多抗菌产品都企图用一种抗菌剂达到广谱抗菌效果。一般来讲,一种抗菌剂的抗菌范围越广,其化学毒性就越大,对人体的危害性也就越强。其次,现行的抗菌产品大多是以彻底消灭细菌和真菌为目标,而不是控制它们的总量。在自然环境里,细菌和真菌也有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它们能把死亡的或人们废弃的物质降解回归自然,而完全无菌的世界将是可怕的,并最终导致人类的灭亡。 抗菌织物的制造方法 关于纺织品抗菌性方面的研究,国内外都有报导,各类抗菌、防菌织物主要由两种方法获得:或者直接采用抗菌纤维制成各类织物,或者将织物用抗菌剂进行后处理加工以获得抗菌性能。比较而言,前者抗菌效果持久、耐洗性好,但抗菌纤维的生产较为不易,对抗菌剂的要求较高,而后者加工处理较为简单,但生产中三废多,其耐洗性及抗菌效果较差。目前,由于缺乏优良的抗菌纤维,因此在上市的各种抗菌织物中,以后处理加工的居多。现在欧洲科学家们研究开发了一种应用到纺织纤维的微生物调节系统,它能够抑制特定细菌和真菌的繁殖,使有害微生物总量降低在安全范围内,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消毒和彻底杀死微生物不是理想的目标,高明的办法是控制微生物的总量,这种新的理念也为抗菌织物带来新的前景。 Am ico r纤维 在人体皮肤的表面,正常的细菌和真菌的个数是每平方厘米100~1000个。在这个数量范围内,它们不会危害人类健康,也不会产生异味。但是当环境温度较高时,细菌和真菌会迅速繁殖。细菌和真菌的大量繁殖就会带来异味、污染和传染病。细菌容易繁殖,也容易洗掉,用一般的洗涤方法就可洗掉99%的细菌。真菌的大量繁殖造成香港脚、浴室发霉和床褥真菌感染等。真菌要比细菌繁殖慢,但不易洗掉,因为它们能耐普通洗涤。 2001年,山东德棉集团利用英国ACORDIS(阿考迪斯)公司发明的新型抗菌纤维Am ico r开发成功了德棉·A米抗菌防螨系列产品。目前英国阿考迪斯公司生产两类Am ico r抗菌纤维:AB纤维(即抗细菌纤维)和AF纤维(即抗真菌纤维)。它们可单独使用,也可混在一起使用起到双效抗菌作用。AB抗细菌纤维中含有一种叫T r i-c lo san的抗菌剂,能有效抑制许多细菌的繁殖,如:金黄葡萄球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克雷伯氏肺炎菌等。AF抗真菌纤维含有的安全抗菌剂对石膏状毛癣菌和曲霉菌特别有效。 在纤维生产过程中,抗菌剂的绝大部分进入纤维内部,只有少部分留在纤维表面,使纤维具备初步抗菌功能。衣服在穿着过程中,这些表面的抗菌剂通过磨擦会移动到它周围的纤维上去,使布料产生抑菌圈。抗菌剂溶出到纤维表面后,就形成了从内部抗菌剂颗粒(浓度较高)到纤维表面(浓度较低)的浓度梯度使抗菌剂不断扩散和补充到纤维表面。由于Am ico r抗菌纤维特有的多孔状结构,使得表面抗菌剂的补充更加及时有效。 Am ico r混纺面料 Am ico r混合物的抗菌效果会随着Am ico r含量的减少而降低,但它们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一开始,抗菌效果随Am ico r纤维比例的增加而迅速线性增加;当达到一定比例时,效果趋于平稳。经反复验证,AB含量最少20%、AB和AF最少30%时,能获得很好的抗菌效果。 Am ico r已成功地与棉花、羊毛、尼龙、天丝、粘胶、涤纶等纤维混纺。由于比例较少,Am ico r几乎不改变原面料的手感和风格。Am ico r与棉的混纺面料非常成功,它既有棉的吸湿性和手感,又有Am ico r的抗菌功能。有时需要漂白面料以取得洁白的效果,如运动袜和内衣。在对Am ico r/棉混纺面料漂白时,要使用双氧水,因为用次氯酸会减弱Am ico r的抗菌作用。Am ico r与棉、涤等的混纺面料要取得非常均匀的颜色,则需采用两浴法染色。 由于Am ico r的抗菌剂以颗粒状分布在纤维内,不是分子状地散落在纤维整个结构中,因而抗菌剂颗粒能像仓库一样缓缓将抗菌剂溶出到纤维表面。即使抗菌剂颗粒溶化,它们也无法离开母体纤维,因此Am ico r抗菌布的耐洗性非常好。 抗菌纤维的应用 Am ico r抗菌纤维已成功运用在许多产品中,有些产品只需要抗细菌保护(AB纤维),有些产品则需要抗细菌和抗真菌双效保护(AB纤维+AF纤维)。目前Am ico r纤维有棉型短纤、毛型丝束或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