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二届四次常务理事扩大会、中国色织行业协会三届四次常务理事扩大会于2005年3月27日在北京华润饭店共同隆重召开。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领导,棉纺(色)织行业协会理事长、副理事长、常务理事、理事、代表及新闻媒体等共135人出席了本次会议。
会议分上、下午两个阶段进行。
上午,分别由中国棉纺(色)织行业协会理事长徐文英、国家发改委经贸流通司二处处长朱东方、中国纤维检验局总工徐水波向大会作了报告。
徐文英理事长作了关于“加强行业预警与自律,保持棉纺织、色织行业健康发展”的报告,他引用大量翔实的数字,阐述了棉纺(色)织行业2004年度继续保持稳定发展和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分析了当前棉纺(色)织行业发展的形势及特点,指出加强产业预警和行业自律、加快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是后配额时代发展的主题,并对2005年棉纺(色)织行业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目标和对策、措施及建议(报告全文已发与会代表)。
朱东方处长在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的报告中,对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主要内容、改革配套政策及工作安排等进行了系统介绍,指出了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建立科学性、普遍性、权威性检验体制,可保证棉花质量,促进棉花进入市场交易。
徐水波总工“棉花仪器化检验国家标准”的报告,对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即由现行的感官检验改为仪器化检验的“仪器化标准”的制定背景、主要特点、与原标准比较异同和推行仪器化检验中值得研究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描绘,指出新标准一是在质量指标设置及其检验方法上完全同以美国为代表的国际先进水平接轨,二是突出棉花内在质量及其为纺纱配棉可提供科学有效依据。
围绕如何做好行业预警和对当前棉纺织行业发展的建议组织了讨论,与会老总、代表踊跃发言,除一致认为预警的必要性外,对棉纺(色)织行业的发展和当前政策向政府和协会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如:棉花税率的“高征低扣”问题,取消棉花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配额的分类问题等。协会将对主要问题进行调研并报告有关部门。
下午,分别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许坤元、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副理事长朱兰芬、秘书长朱北娜向大会作报告。
许坤元副会长在会上作了关于纺织形势和发展趋势的报告,他引用全行业2004年完成的各项指标阐述了纺织工业加快技术进步、保持稳步增长和纺织品呈现出口增幅快于服装出口增幅、一般贸易大幅增加、出口非设限国家仍是主要地区及贸易摩擦增多、固定资产投资回落、市场波动风险增加,亏损企业更加困难、两极分化加大等经济运行态势和特点,分析了国内外纺织发展趋势,提及如何应对市场风险,指出科学决策是纺织企业生存的关键,科技进步、开发创新仍然是棉纺织行业发展的动力(报告全文另发)。
朱兰芬副理事长的报告,就国内外棉花生产、使用、库存和棉花市场、价格等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要多了解国内外棉花市场。
朱北娜秘书长的报告,着重对秘书处2004年所作的几项主要工作、取得的成绩、财务收支情况及2005年工作思路向大会汇报。
接着,大会由徐文英理事长提出拟增补常务理事、理事名单征求意见并获一致通过后,对2004年纯棉40S精梳针织纱用户信得过优等产品等及2004年经济效益排头兵企业进行表彰并颁发奖状。
会前,于26日晚召开了副理事长会议,对于棉纺、色织两行业协会合并达成共识,并拟在6-7月召开会员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
两协会常务理事扩大会十分成功,达到了预期效果。
会后,组织与会部分人员参加了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举办的全球纺织经济论坛和中国棉纺织协会等举办的中国国际纺织纱线展等展览会。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中国色织行业协会
二00五年三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