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纺织行业为适应市场的需求加快了新产品的开发。去年,在检测工作中就碰到各种类型的新型纱线,其中有些纱线的性能达到甚至超过了棉纱的优等要求。
1、植物蛋白纱。早在五、六十年代,我国就有人用植物蛋白丝进行纺纱的试验。随着纺织生产水平的逐年提高,加之“绿色消费”新概念的引入,这项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山东某厂已成功开发并规模生产了植物蛋白纱。企业送检的是针织用纱,与同样精细的精梳针织棉纱优等、一等指标对比结果:该类型植物蛋白纱的性能已高于同等号数的精梳针织棉纱;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CV达到同等号数的精梳针织棉纱一等要求而不及优等水平。而且该产品实物质量也很好,成纱外观蛋白结少,毛羽少、光泽柔和,用该纱线开发的针织物也具有手感柔软。悬垂飘逸及服用舒适的特点,所以这种新型纱线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2、涤粘有光纱和阳离子三合一混纺纱线。涤粘有光纱是一种用异形涤纶与粘胶混纺的纱,用它织成的布会产生一种有别于普通涤纶与粘胶混纺纱所织成的布的光泽,因此而得名。异形涤纶的横截面不是圆形,而是三角形、菱形等各种形状,用它织成的布不象普通涤纶那样光亮刺眼,而是趋于自然柔和。不仅如此,其各项物理指标也优良。除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不及同等细度涤粘中长混纺本色纱优等品外、其他各项指标均达到甚至远远超出优等品指标。
这里所说的阳离子三合一混纺纱线是指45%经化学处理的涤纶,35o%粘胶和20%;普通涤纶的混纺纱线,由于普通涤纶染色困难,需高温、高压的条件,经处理后的涤纶染色条件降低了,而且对阳离子染料上色特别好,所以把这种类型的混纺纱线称之为阳离子三合一混纺纱线。这种新型混纺纱线比同等细度涤粘中长混纺本色纱线的优等品标准要高出许多。以上两种纱、线在纺织、服装生产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3、罗布麻纱。由于麻制品不仅具有透气,凉爽的舒适性,更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近几年麻制产品已受到广大的消费者的青睐.我们日常接触较多的麻产品的类别主要是亚麻和大麻,罗布麻近几年被广泛开发、利用。罗布麻纺纱性能较差、用其做纯纺产品困难很大,往往把它与棉混纺,有时为提高纱的强度,也混入少量的涤纶。
这里所介绍的是棉/罗布麻/涤混纺纱,其混纺比例为60∶34∶6。这种纱与同等细度的普梳纯棉纱相比均达到一等水平,其中百米重量变异系数、百米重量偏差、Ig内棉结粒数的Ig内棉结杂质总粒数几项指标已达到优异水平;与同等细度的精梳纯棉纱相比,除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这项指标与一等品指标相差0.8个百分点外,其他物理指标均达到一等水平。
罗布麻纱已应用在针织内衣、袜子等贴身穿着的服装中,由于原料采集难,工艺水平高,加上其特殊的保健功能,产品价位较高,同时也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4、氨纶包覆纱。氨纶包覆纱已不再陌生,现已用于弹力袜、弹力裤、弹力衬衫、时装和保暖内衣中。在纯棉产品中加入氨纶包覆纱,氨纶包芯纱或直接织入氨纶丝,使纯棉产品穿着更舒适、更合体、伸缩自如。
虽然氨纶包覆纱目前还没有国家或行业标准,我们无法对其物理性能做一个直观的对比,但其迅速发展及广阔的应用前景将为纺织和服装行业带来更高层次的发展机遇。
5、其他新型纱。除了上面介绍的几种纱、线外,还有不少其他形式的改良、多组合、高支和超细旦等产品,比如象双丝双烧棉纱、麻/晴/兔毛四合一混纺纱,80s~120s高支棉纱及超细旦涤纶,这些新产品加工工艺难度大、成本高,同时也增加了成品服装的附加值。过去毛料服装只用于春、秋、冬季,现在夏装也在使用含毛面料,贴身面料,贴身穿有羊毛内衣、摊衬衫,外衣有毛料套裙(或套装)、西服等等,这种着装上的变化要归于面料的推陈出新,究其根本原因是纱、线的改变及其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这种创造性的改变和提高为整个纺织业的振兴奠定了基础,所以我们应该加大各方面的力度,积极扶持纺织原料的革新和技术优化。这不仅会为国内纺织和服装业的发展带来希望,更为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创汇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