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日召开的2002年国产抗虫棉产业化工作研讨会上获悉,深圳创世纪转基因技术有限公司实施的转基因抗虫棉产业化项目已被列为深圳市的重点支持项目,该公司现已初步建立了覆盖全国三大产棉区的转基因抗虫棉产业化网络。
抗虫棉是我国转基因农作物进入产业化的开路先锋,也是目前我国惟一获准进行产业化的转基因农作物。我国到目前为止通过审定的抗虫棉品种有11个,国家批准可进行商品化生产的抗虫棉品种(系)有11个,获准环境释放的单、双价抗虫棉品系45个。国家计委在“十五”期间,已将转基因抗虫棉列为国家高科技产业化专项,给创世纪公司投资1000万元人民币,用于建立国产抗虫棉的研发中心、育种基地和良种繁育基地,并于2001年授予“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的荣誉称号。创世纪公司在我国三大棉区已经成功选育出单价抗虫棉新品种 GK22、GK19和双价抗虫棉新品种SGK321。
据介绍,国产转基因抗虫棉的杀虫能力达到80%以上,可减少栽种期间施用农药次数10次以上,减少农药使用量80%左右,省药省工效果明显,每亩增加收益140元。转基因抗虫杂交棉不仅具有与亲本相当的抗虫性,而且其增产幅度比亲本还高,与种植常规抗虫棉相比,可增产达10%~20%,同时抗枯萎病,耐黄萎病,纤维品质符合优质棉标准,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
目前,创世纪公司各产业化公司已经初步建立了转基因抗虫棉繁育基地。创世纪公司转基因抗虫棉已覆盖长江沿线、黄河流域、新疆及西北内陆等三大主要产棉区。
2001年12月,创世纪公司与印度第二大种子公司——环球转基因有限公司在深圳签订合同,合同约定印方将支付创世纪公司技术入门费36万美元,今后环球转基因有限公司在印度每销售一公斤抗虫棉种将给创世纪公司提成1美元。这标志着我国的高技术产品将走出国门,开拓国外市场,在世界农业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摘自《中国纺织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