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用化纤新材料应用潜力巨大,预计2010年需求量将达到280万吨以上,尤其是高性能纤维、功能性纤维和特种纤维,未来10年进口量将猛增。
据上海市合成纤维研究所总工程师邹荣华说,虽然中国产业用化纤新材料产量逐年上升,但其质量、性能与国外先进产品相比有较大差距,远远不能满足相关产业和国防军工的需要。 据介绍,目前中国每年从美国、荷兰、日本等国进口的碳纤维等高性能纤维总量已超过1500吨,仍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中国非织造布和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徐朴认为,产业用化纤材料在中国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环保、交通、农业、建筑、医疗、军事等领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他说,随着中国加大基础建设力度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一大批铁路、公路、水利等工程项目正在或即将开工建设,预计今后10年土工合成材料需求量将迅速增加,基础建设也将同时带动防水材料、包装用纺织品、蓬帆布材料等其它产业用化纤材料的发展;环保产业的发展将扩大耐高温、耐化学腐蚀的高性能纤维的需求;汽车工业的发展将使汽车用化纤材料和骨架材料的需求量在未来10年有大幅度增加;医疗领域也将成为中国产业用化纤新材料需求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此外,产业用化纤在中国农业、建筑、军事、体育等领域的应用前景也十分可观。
徐朴教授表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劳动密集型产业用化纤及纺织品的出口将大幅增长,而中国对进口非织造布、专门技术用途纺织产品及其它纺织制成品的关税减让,则将大大刺激国外产业用纺织产品,特别是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产品进入中国。
中国产业用化纤新材料的市场潜力已经引起国际产业用纺织品制造商的注意。据悉,位列全球无纺布生产前10位的大企业目前大多已在中国设立了生产性企业。
日前在上海开幕的中国国际产业用纺织品及非织造布展览会,吸引了来自中国以及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近200家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