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产品推荐

产品分类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 联系人:黄强剑
  • 邮 箱:
  • 地 址:江苏省吴江市盛泽镇南麻工业区88号
  • 电 话:86-512-63832688
  • 传 真:86-512-63836186
  • 网 址:http://www.hengli.com/huayi/
分享到:

和着时代强音 吹响跨越号角

发布时间:2012-09-04

      从1994年到2003年再到2011年,从织造到化纤再到石化,从苏州到宿迁再到大连,陈建华和他的恒力集团在改革开放的时代交响中谱写着跨越发展的和谐乐章。

  在过去的17年里,从369万元购得的吴江化纤织造厂发展成为总资产312亿元的企业集团,产业涉足织造、化纤、石化、机械、热电、房产、酒店、进出口贸易,下辖吴江化纤织造厂有限公司、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恒力石化(大连)有限公司、江苏博雅达纺织有限公司、恒力(宿迁)工业园(江苏德顺纺织有限公司、江苏德华纺织有限公司、江苏德力化纤有限公司)、苏州苏盛热电有限公司、苏州华毅机械有限公司、吴江同里湖度假村等十多家实体企业,恒力集团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织造企业、全球最大的超亮光丝和工业丝生产基地,竞争力和品牌价值均列全行业首位。陈建华,一个臻于至善的掌舵人,带领着恒力集团一步一个脚印,实现着跨越。

  2010年,恒力集团实现销售收入325亿元,利税总额51亿元,领跑民营经济发展,已连续多年位列中国企业500 强和中国民营企业百强,被评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化纤行业环境友好企业”、“全国纺织工业先进集体”、“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旗下“恒远”品牌入选“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

  “什么时代做什么事”的恒力时代观

  谁能首先转变观念,谁就可能抓住时代变革所赋予的宝贵机遇而迅速发展。陈建华说:“恒力集团成绩的取得,最主要归功于这个伟大的时代,要感谢党和政府对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和科学引导。”

  陈建华总裁小时候的艰苦经历成为他人生最大的“财富”,这培养了他的勤劳、务实和谋求上进的作风。在他的带领下,恒力率先解放思想,创造出具有特色的 “高起点、高效率、快速度、快节奏”的恒力发展模式,在产品研发、市场开拓、企业管理等诸多环节不断探索创新,尊重科学、爱惜人才,在做强、做精、做优、做大织造板块的同时,积极完善健康稳健的产业链,塑造了科学发展、和谐进取的恒力文化,确保了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1994年,陈建华创办只有三亩三分地的小厂吴江化纤织造厂,用有限的资金添置前道网络整经设备,以销售丝轴的方式外发给农户家庭织机,织成的布匹由吴江化纤织造厂收购,从而带动其他经营户积极经营纺织产品,使本地外发加工织机在短时期内达到8000多台。1998年10月,吴江化纤织造厂购置了第一批喷水织机,引进韩国产的整浆并,成为吴江市纺织行业技术改造上的领头羊。自此,公司增资扩产的步伐越走越宽,先后新建了三分厂和宏建分厂,织造规模年年扩展。

  2002年,陈建华开始了他的再次创业,他以睿智、气魄和高瞻为前轨,以大手笔做支撑,全力打造“化纤王国”。同年11月,江苏恒力化纤有限公司正式启动,生产能力一下子跃居全国化纤行业前列,成为我国大型化纤生产基地之一。2007年20万吨全球最大的超亮光丝项目建成投产,2010年1月,年产20 万吨涤纶工业丝项目开车,成功打造全球最大工业丝生产基地。

  2007年,恒力集团响应省委省政府南北产业转移号召投资兴建恒力(宿迁)工业园,全力打造宿迁织造基地,5000台高档喷水织机、5000台倍捻机进驻工业园,20万吨纺丝项目自主设计、安装、调试的聚酯设备一次开车成功……一个集织造、纺丝和新型纺织品研发于一体的纺织品产业基地横空出世。

  2010年4月,恒力集团北上发展,进军产业链上游石化产业,在大连投资250亿元建设恒力石化(大连长兴岛)产业园。陈建华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要实现销售收入超1500亿元,建成世界一流企业。

  纺织巨头在危机中发展壮大

  “企业要过"猫冬",不能过"蛇冬"”。陈建华打了个形象的比喻,冬天里的猫,虽然缩在洞里,但是始终看着外面,绝不放过机会;而蛇一钻进洞就不肯出来了,只会冬眠。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波及中国,中国传统的优势产业纺织业在这次危机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作为“天下绸都”的吴江盛泽同样未能幸免,纺织行业遭遇 “冬天”。吴江以及中国的纺织企业订单开始直线下滑;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导致企业盈利空间大幅缩水;再加上消费市场的萎缩,纺织企业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大批中小纺企倒闭,众多纺织企业资金链受到重创。

  突如其来的危机令众多纺织企业老板措手不及,但恒力集团的董事长陈建华却处之泰然。相反,在银行不敢贷款的情况下,陈建华还要求保证开足产能,同时大量购进设备,招揽了15位国际专业高端人才。

  2008年10月,恒力集团投资20亿元,全套引进世界最新生产工艺和世界领先的生产设备,建成投产年生产能力20万吨差别化涤纶工业长丝项目,这在当时的业界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效应。

  2009年10月,继投资30亿元、20亿元分别建设恒力(宿迁)工业园一期德顺纺织和德华纺织两个项目之后,恒力集团再次斥资25亿元兴建恒力(宿迁)工业园二期。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纺织业步履艰难,恒力何以逆流而上?

  “恒力是在危机中长大的。”对于恒力集团的反常举动,恒力集团董事长陈建华道出了缘由。事实上,早在1997年金融危机席卷亚洲之时,陈建华率领恒力集团成功克服危机的影响,把灾难变成了机遇。

  1997 年,陈建华引进了306 台先进的喷水织机,当时的价格是 12.8 万元 / 台。然而,亚洲金融危机开始后,喷水织机的价格一路下滑,最低时只要 6.8 万元 / 台;与此同时,坯布的价格也一落千丈,利润从 1.5 元 / 米跌至 0.25 元 / 米。

  “那是企业成立以来经历的最大一次打击,但是我想,只要人还要穿衣服,布就不会没有需求。于是,我决定逢低吸纳,继续大量购买设备,摊低设备成本。”

  陈建华以过人的胆识,咬紧牙关,陆续购买了 500 台喷水织机。后来纺织业复苏,利润率回升,陈建华不仅挺了过来,而且还借机扩大了规模,夯实了基础。

  “生态恒力”比1500亿的目标更重要

  恒力集团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两手抓”,努力构建生态性企业,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在恒力石化(大连长兴岛)产业园全部投产后,恒力集团将实现销售收入超1500亿元,跻身世界一流企业行列。但陈建华总裁的脑海里,有比1500亿的目标更为重要的,那就是实现“生态恒力”。陈建华说,恒力集团要打造绿色恒力、生态恒力和和谐恒力。

  2007年5月,恒力集团投资近2亿元的“中水回用”项目正式投入使用,实现了废水零排放、回收再利用。实现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一直以来都是恒力集团重要战略举措。2008年3月,恒力集团环保节能再添新军“沼气回用”,项目回收了中水回用过程中产生的沼气,并为企业食堂提供燃烧能源,做到了既减排又节能。

  在恒力,员工生活区环境优美,设施齐全;企业内绿化率为27%……

  陈建华总裁认为,在很多人的观念中,一提起纺织行业,就会认为是高污染的行业,恒力集团作为纺织行业的领跑者,已率先打破这种观念,纺织行业也要环保,也要考虑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恒力集团不但在环保上加大投入,同时向科技创新要效益,力争成为现代纺织业的标杆。

  “恒力集团要与国际市场打交道,也需要做到生态环保,目前恒力集团已成为环境友好型企业,这在全国同行业内是绝无仅有的。”陈建华认为,生态这个荣誉对一个纺织企业来说,无疑是最高的褒奖。

  恒力集团有环保排放许可权,但公司并没有使用,而是尽力在环保上下功夫,并率先做到中水利用,增加与国际高端客户打交道的话语权。同时,恒力集团依法规范经营,诚信经营,建立良好的劳资关系,这些也将会为恒力加分,推动集团进一步的发展。

  党群共建助推和谐企业文化

  陈建华总裁清楚地认识到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打造具有恒力特色的企业文化对于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恒力集团于1997年9月,率先在江苏民营企业中成立了党组织。到2004年,恒力集团成立党委,下设5个党支部。2010年,恒力集团党员人数达213名。2010年5月,恒力集团率先在吴江成立民营企业纪律监督委员会,立志率先成为全国最诚信、最廉洁的非公企业。

  与此同时,以党建带动党群工作的推进,恒力集团在工会、团委建设过程中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恒力集团根据企业团员的现状及分布情况,将企业团组织分为三个“网格”岗位化团组织、楼宇化团组织和流出地团组织,并形成24小时全覆盖、三重交叉服务的团员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受到了广大青年员工的支持和欢迎。

  铸造全员参与的品牌文化 恒力集团一贯注重科技创新、全力打造国际品牌,在德国法兰克福、日本大阪等著名城市成立“恒力研发中心”,聘请德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地的化纤界资深专家,为企业进行高端差别化产品的研发。树立对质量精益求精的精神,要求用户满意率达98%以上,强调真正从产品本身的吸引力上赢得顾客的信赖。

  创建学习型企业文化 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知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人才是科技生产力最核心、最活跃的因素,也是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恒力集团以此为抓手,通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抓好培养、引进、使用三个关键环节。恒力集团现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000多人,其中引进德国、日本、韩国、奥地利、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外籍工程师46名。恒力集团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敢为人先、敢于竞争、敢于创新的企业文化氛围,为企业自主创新注入了活力。

  建立亲情型企业文化 恒力集团现有员工中5%为苏州本地员工,40%来自江苏苏北,55%来自全国各地,集团充分尊重各地的风俗习惯和地域文化差异,注重人文关怀,创建了恒力特色的“亲情管理”。恒力集团的员工严格坚持每天八小时工作制,没有加班,平均月收入在2800元左右,从不拖欠工资,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逐年提高;集团建有37幢舒适宽敞配备空调的公寓式员工宿舍,住宿和水电费全免,还配有精美花园。企业十分关心员工生活,员工需要什么,能做到的尽量去做,暂时做不到的,认真做好解释工作,在企业上下形成一个和谐大家庭的气氛。

  以社会责任构建和谐文化 十多年来,恒力集团积极参与国家“希望工程”和“光彩事业”;支持慈善事业的发展,扶助弱势群体,捐献巨额财物给各级慈善总会;在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震泽中学、盛泽中学、舜湖小学等成立多个恒力教育基金。特别是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大地震后,集团立即行动起来,向灾区捐款220万元。 2009年、2010年恒力集团由分别向台湾风灾灾区、青海玉树地震灾区各捐助500万元。成立至今,集团用于捐资助学、修桥铺路、扶助贫困等社会慈善事业,共计2亿多元。

  2011年,是陈建华的恒力走过的第十七个年头,17年里,恒力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陈建华和他的恒力并不会因此而停下脚步。现在,陈建华把恒力的时代观归纳总结为36个字:抢抓机遇、敢为人先、与时俱进;科学决策、高效务实、勇担责任;团结拼搏、创新发展、和谐共进。这指引着恒力的发展,他的事业、他的企业将越做越大、越做越强,恒力跨越发展的和谐乐章将恒远奏响!恒力萱